保护个人隐私 别轻信“飞来横福”
春节临近,又到了囤年货、订年夜饭、安排出行的消费高峰。中消协昨天发出2020春节消费提示,特别强调,不要见码就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别轻信“飞来横福”。
讲安全 保护个人隐私
春节期间,无论旅游出行、购物还是餐饮消费,都应注意保护好人身财产安全。网络交易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不要见码就扫,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轻信“飞来横福”和“中奖信息”。通过网络预订车票、门票等,要注意识别网站真伪,拒绝“黄牛”购票,严防消费诈骗,警惕第三方平台的默认搭售。
参与冰雪项目,必须选择正规商家和安全的活动场所,关注防护安全装置情况,适当购买保险,保留好凭证。购买烟花爆竹应本着安全、环保为先,适量购买,安全储运,遵守禁放限放规定。
买年货 选择正规商超
消费者购买年货,应到正规商场超市选购,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线上购物要到正规电商平台,合理行使“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购买商品做到货比三家,价比三家,不轻信商家的宣传噱头和低价诱惑,促销商品详细了解促销原因和促销规则,防止商家不予退换。防止商家非正常砍单行为,保留好订单、聊天记录或截屏等相关证据。
订年夜饭 明确合同细节
消费者预订年夜饭或在外就餐,应选择卫生健康部门评定的卫生安全等级B级以上餐饮企业。最好对餐饮场所实地考察,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消费细节,对菜品名称和实际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餐饮企业特殊约定的消费内容要事先了解清楚并确认。在合同中应注明预付款项是“定金”还是“订金”,保留购物凭证,确保维权有据。
去旅游 严防低价陷阱
春节出游的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旅行社,选准出游线路,签署旅游合同,严防低价诱惑,对旅游景点、食宿场所以及进店购物等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不轻信商家的各类宣传噱头,避免上当受骗。选择民宿、自助的方式要事先与房主做好入住的具体内容和细节的约定。如果消费者选择通过平台购买旅游产品,一定要确认好平台应尽的义务,保留好订单、聊天记录或截屏,防止因平台推卸责任的“甩锅”而蒙受损失。
选家政 签署劳务协议
春节前夕,是家政服务“旺季”。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时,要选择正规家政服务企业,并签署正规劳务服务协议书,对履行期限、服务内容、服务费用和节日期间特定时间段的费用等事项要明确约定。注意查看上门服务家政人员健康证等证件。
看信誉 留神预付式消费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纠纷不断,商家跑路等问题频发。消费者选择美容美发、健身、洗车等预付式消费时,应全面考察企业信誉和经营状况,重点关注其他消费者的点评,对卷款跑路问题频出的行业企业应当提高警惕。理性消费、按需充值,切勿盲从,勿轻信超低折扣宣传,以免遭遇无良商家卷款跑路。
爱老人 保健品消费防忽悠
自2020年1月起,保健食品警示用语在商品最小包装物主要展示版面的占比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积的20%。子女给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时要注意识别,谨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防范保健品夸大和虚假宣传。一些经营者往往借年节以“感恩答谢”“回馈老客户”等名义,组织老年人免费参观旅游并赠送鸡蛋洗涤用品等小恩小惠,诱导老年人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0-01-07 15:33
-
2019-12-13 13:09
-
2019-12-05 15:07
-
2019-12-17 16:24
-
2019-12-23 16:14
综合热门推荐
-
2020-01-07 15:33
-
2019-12-13 13:09
-
2019-12-05 15:07
-
2019-12-17 16:24
-
2019-12-23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