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大步向前走:改革创新迈开步

蜿蜒的松花江北岸,在建的正威新一代材料技术产业园绿树环绕,工地上闪烁着电焊的弧光。这个由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投资150亿元建设的大项目,建成后对黑龙江将是一个重要的“补链”工程。正威黑龙江项目主席刘宏说,虽然项目尚未建成,但已经有一些上下游企业向周边聚集,计划选址建厂。

正威项目是黑龙江、广东两个大省不断强化经贸往来的一个缩影。广东—黑龙江科技创新母基金、齐齐哈尔市鸿景粮食储贸一体化项目、牡丹江玄武岩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前不久,黑龙江与广东在哈尔滨集中签约了一批合作项目,共计76个项目、总签约额1114.79亿元,来自珠江之滨的投资“活水”,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动力。

近年来,辽吉黑、苏浙粤对口合作不断提速,在产业协作、思想解放、营商环境改革等多方面显现出积极改变,六省聚焦进一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产业合作“增量提质”

2017年,《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了辽吉黑与苏浙粤,以及沈阳与北京、大连与上海、长春与天津、哈尔滨与深圳的对口合作关系。这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性创新,多年来渐次迎来“开花结果”。

——投资引进来。今年以来,黑龙江、广东两省在产业合作方面呈现加速提质增量的良好态势。5月,黑龙江省政府代表团赴广东开展对口合作交流考察,其间累计有57个、总投资787.2亿元的项目实现签约,其中14个项目已经陆续开工。

在辽宁,近期抚顺常州氨基苯乙醚等项目签约落地,江苏科岭永磁传动项目落地本溪,锦州(江苏)精细化工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盘锦江苏昌德合金有限公司钒氮合金制造项目建成等,使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优势进一步巩固。

2017年开展对口合作以来,江苏省在辽宁共合作实施重大项目120余个,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医疗康养产业、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黑龙江、广东累计合作项目已经超过500个,总签约额接近5000亿元,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产业搭起来。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是深哈合作的首个“飞地”项目。围绕哈尔滨优势是什么、产业基础是什么,深哈产业园按照产业集群思路布局引资。目前产业园已注册企业261家,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业为主的“3+1”产业体系正在形成中。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奉均衡说,产业园“带土移植”深圳的管理模式、先进经验,“能复制皆复制、宜创新即创新”,以深哈产业园为改革“试验田”,推动哈尔滨产业振兴。

今年1月,吉林、浙江签署《两省深化对口合作框架协议》,面向“十四五”,升级对口合作内容。其中,扩大产业合作被摆在首位。双方决定,坚持准确定位、错位发展,进一步推进汽车零配件、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优势“补”起来。黑龙江省广东商会秘书长何达说,东北资源丰富,装备制造业、国防科工产业在全国具有特殊地位,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要素市场、民营经济等方面优势明显,双方互补性强。目前,以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装备制造业、文化和旅游业、新兴产业等代表的一批重点领域合作逐步加深,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显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韧性。

黑龙江和广东分别是全国第一大粮食产区、第一大粮食销区,广东的粮食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在黑龙江布局配套加工产业。旅游互动日益频繁。吉林和浙江确定2018年为两省旅游企业互动年,双方地市、景区签订游客互换等多个合作协议。黑龙江和广东打造“寒来暑往·南来北往”旅游品牌,互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两省已有十几个地市建立合作关系。

解放思想赋能“改革”

哈尔滨市委常委、平房区委书记刘兴阁,2018年4月从深圳罗湖区挂职归来,至今他在平房区实施了几十项改革计划,其中从深圳移植的一些举措在哈尔滨全面推广。

对比南北差距,一个重要的根源就在于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解放思想成为对口合作的当务之急。

东北三省把解放思想作为对口合作的突破点,把干部挂职交流当作思想破冰、激发内生动力的一招关键先手棋。以哈尔滨为例,2017年、2018年,哈尔滨选派两批共20名干部赴深圳挂职半年。20人绝大部分是区县或市直部门的一把手,他们签下了责任状,要带回改革开放最前沿思想解放的火种。

“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很多东北干部有此同感,挂职学习使他们受益,也带来了危机感。文件没规定的不敢想,别人没做过的不敢干;固步自封,迈不开步,开不了局,这些都是长期存在的一些弊端。“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改革的大突破。”一位东北干部对记者说,挂职的最主要任务不是谈多少项目,而是学习先进理念、转思维方式。

“先证后核”审批、容缺受理机制、招投标评定分离……思想逐渐破冰,推动了一系列在东部地区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陆续在东北得以复制推广、再创新。

吉林省学习浙江民营经济政策机制,提出“以思想大解放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2018年出台40条支持民营经济的具体举措。“改革的‘胆子’更大了。”哈尔滨市企业和投资服务局局长徐智东说,东北要在“敢”字上下功夫,少说“怎么不行”,多思考“怎么行”。哈尔滨推出了容缺受理机制,当企业非主审要件缺项,在作出补正承诺后马上受理。

优化营商环境是东北一系列改革中的重头戏。东北是我国退出计划经济体制最晚的地区,体制机制的沉疴较重。通过营商环境改革,东北聚焦重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说,营商环境是东北体制机制问题的“表”,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切入口和突破口,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之效。只有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一战,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开好头、聚好势。

近年来,在东北三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优化“发展环境”成为共同的高频词。比照发达地区的做法,辽宁沈阳、黑龙江哈尔滨等东北很多地区开始引入世界银行的评价标准,进行营商环境试评价,在结果出来后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整改,这是非常积极的转变。

全力打造跨区域合作样板

目前,辽吉黑、苏浙粤正力争打造跨区域合作的样板。受访干部和企业家建议,下一步至少还需要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强六省对口合作工作。

确保签约项目“落地生根”。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以来,已经签约了大量项目,提振了东北的士气,但要避免局部出现“签约热、落地缓”的现象。黑龙江要求,各地市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签约项目清单台账、工作专班,制定推进项目的时间表、施工图、责任书,挂图作战,专班推动。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

继续升级东北营商环境。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纵向看变化很大,但横向比较,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仍不小。“改善最大的是营商环境,但还有很多改进空间。”不少在东北投资的企业家说,东北各级政府的主观服务意愿在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但比起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用市场的办法解决企业难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进一步改善地区融资结构,降低企业高利息融资比重;发展产业链金融,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等。

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度。部分东北三省的干部建议,按照对口合作要求的构建多层次、宽范围、广领域的合作体系要求,在当前各级政府组织挂职锻炼、培训学习、经济对接趋于常态化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提升驻外机构、商会、协会和乡友会等在对口合作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他们对企业、行业更为了解熟知、与企业更为亲近的天然优势和专业性,释放对口合作的合力。

标签: 创新   改革   产业   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