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尧治河村:地上博物馆地下有洞天的绿色发展道路

“农家乐生意每天能带个11桌,去年收入就有20多万块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有2000多块。”入秋后,天气渐凉,仍有不少游客来到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观光旅游,村民饶昌摇忙得热火朝天,在家里盘算着这几天的收入。

每年夏天,村里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超过1万人次,全村1000多间客房“一床难求”,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5.5万元。

尧治河村是矿区,有着丰富的磷矿资源,采矿是主要经济支柱。然而,这个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寒山村,曾是既不通路也不通电、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的穷山村。1988年起,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尧治河村开发矿业,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到2011年全村总产值达到12亿元。经济走上了致富路,却患上了“环境病”。

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说,当时是山上开矿,山下遭殃,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该村制定了“磷化工业、旅游开发、生态文化”三大发展战略,不仅对老旧矿洞进行升级改造,在新开矿洞时,兼顾后期的旅游资源开发。现已关闭了15个露天开采矿点、8家矿粉厂,投入5亿多元进行矿区修复,探索变废为宝的新路子。昔日矿山变青山,矿区变身4A级景区,曾经千疮百孔的矿洞,如今“别有洞天”——

利用废弃矿道打造国内首家矿洞探险人文景观的三界洞天景区,已正式开业,这里运用三维激光扫描、7D、VR等技术,在废弃矿洞中再现盘古开天地、八仙过海、文明始祖等经典神话,并辅以游戏和互动项目,总造价超2.2亿元。

孙开林介绍,过去尧治河有60多个矿洞,通过矿区整治,继续生产的建成标准的矿洞,交通、灯光、安全等都得到了有力保障。为了保护环境,还在山沟里砌上拦砂坝,把历史形成的废渣堆积场地进行复垦复绿,在上面栽树、种花种草。

如今尧治河村的开矿和旅游已经深度融合,新矿洞在开采前就已经规划好了未来旅游的方向,有的废旧老矿洞,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次开发,又焕发生机。以前堆矿渣的地方,现在成了农耕博物馆、梨花山地质公园。

近年来,全村共投入近20亿元,打造3个国家4A级景区,并建成尧帝神峡、老龙宫、中国磷矿博物馆、太极养生馆、农耕博物馆、国家矿山公园等景点,成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十大最美休闲乡村。

标签: 博物馆   洞天   绿色   发展  
来源:农村新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