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斤野生大黄鱼卖出4.2万天价,“东海无鱼”是真的吗?专家解读来了
宁波渔民捕获一条7.1斤的野生大黄鱼,卖出4.2万元天价的新闻日前刷爆了朋友圈“。打渔40年,还是第一次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渔民王启福说。同样在今年1月,象山渔民一次捕捞近5000多斤野生大黄鱼,以957万元的价格成交的消息在各大媒体平台登顶头条。
而与此同时,“东海无鱼”的说法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孰对孰错,到底是怎么回事?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汪振华副教授就此进行解读。
拖网渔获中的大小黄鱼对比,左侧为小黄鱼,右侧为大黄鱼
汪振华表示,“东海无鱼”并非是东海里没有鱼,而是指的整体产业情况,在东海仍然有着数量庞大的小型和低龄鱼类,但是像大黄鱼、小黄鱼这样经济价值高的鱼类,近年来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资源量锐减,从而导致从数量上看,鱼的总量不少,但却无法支撑起相应的渔业产业,因此应该用“东海无渔”的表述更加准确。
当前出现的“一网捞千金”的情况,是在政府增殖放流30年和严格渔业管理多项举措下的显著成效,但汪振华也提出担忧:“大黄鱼的产量成也在‘网’、衰也在‘网’,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了解大黄鱼的价值,但也导致在利益驱动下高密度网具的过度捕捞,如果形成淘鱼热,野生大黄鱼难逃被一网打尽的命运。”
过度捕捞对东海的鱼类资源和海洋生态有很大的影响。汪振华表示,小黄鱼的“性早熟”就是典型表现。对比60年前同样龄期内的小黄鱼性腺成熟比例发现,小黄鱼的性成熟时间由原来的2-3年提前为7个月,同样发现大黄鱼、鲅鱼、墨鱼等东海海产品也出现了大面积“性早熟”倾向。
大黄鱼幼体
小黄鱼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有生殖策略上的基因表达,在经历了帆张网、拖网等渔具的高强度捕捞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其他小型饵料生物因缺乏大个体和高营养级的捕食者,会逐渐呈现生物量增加的现象,从而给小黄鱼等经济资源的剩余群体传导“饵料充足”的环境信号,于是它们在基因层面做出调整开始提前繁殖,形成了“性早熟”的现象。
“从海洋经济角度分析,小黄鱼‘性早熟’的现象虽然利于种群的延续,但会导致鱼卵质量下降、体型变小,并且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导致了产量骤减,这很难帮助渔民增产增收。海洋生态方面,在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小黄鱼需要与浮游动植物主导的能量循环初始阶段进行有效对接,否则营养过度集中在初始环节,不利于消减富营养化和赤潮现象。”汪振华说。
团队成员进行大黄鱼亚成体解剖实验
目前,汪振华所在的上海海洋大学近海栖息地修复团队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探索构建大陈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待海洋牧场建设问题。与传统捕捞的无节制相比,海洋牧场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产出模式,解决东海鱼类资源小型化、低龄化、“性早熟”的问题,在实现渔业增殖、产业增长的同时,恢复健康的局地生态系统功能,并辐射到邻近海域。“自然界是很神奇的,海洋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渔业资源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保持合理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就能解决面对东海无渔的尴尬处境,大小黄鱼也不会一直‘早熟’,还能回到正常的生长周期。”汪振华说。
关键词: 是真的吗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1-10-27 11:18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1-10-27 11:18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