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疫”|我的集中隔离14天

隔离房间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 图

上个月,我经历了14天集中隔离。

自认是善于自我把控、乐观得没心没肺的人,但这14天在当时以至于现在都让我发生一些改变。这可能是突如其来的隔离教给我的:更加珍视平日习以为常的感情、联结,重新审视自我,再度衡量精神与物质的价值。

自责和懊恼

2月底,我和老公、儿子去了趟三亚。回杭州次日一早,三亚的入住酒店有病例确诊。

两年多来,这是我们离疫情最近的一次。确诊病例在酒店住了3天,其中2天和我们的行程重叠。

我开始不停地在社交媒体上搜当地疫情:酒店被封控,所有游客留在房间,机场防疫升级。虽然写过很多疫情稿件,但我还是不停地查找密接、次密接的详细定义和管控措施。

“算同时空伴随,

参照密接‘14+7’

。收拾行李吧,一家三口都得集中隔离14天。”下午5点,在经历三亚电话流调、社区报备后,社区工作人员最终通知我。

第一反应是积极配合。

隔离期间的精神食粮

我和老公边向双方单位汇报,边搬出两只30寸行李箱,换洗衣服、洗漱用品、电脑、书、玩具、食物……还剩点缝隙,老公塞进一罐茶叶,我放了4颗咸鸭蛋。

收拾完,我们冷静下来,坐在沙发上讨论隔离会面临的问题。

首先,自由、空间受限。当时觉得大人应该能承受,儿子太小,可能待不住,就多备些书籍、玩具,把平时不用的iPad也带上了。

其次,工作不便。老公原本要出差,我计划的采访也不能完成了。虽然领导安慰“防疫更重要,好好配合”,大部分工作也可线上完成,但总觉得内疚和不安。

我懊恼地问:“三亚是我说要去的,酒店也是我挑的,最后害得我们三个都要隔离……三亚那么多酒店,怎么就被我们碰上了?”

“你挑了两个酒店,最后不是我拍板定的这家嘛,怎么就都因为你才被隔离的?”老公宽慰我:“不就14天,没事!”

当晚接近午夜到达隔离酒店,刚从自责懊恼中缓过来的我看到酒店“盲盒”开得并不尽如人意,再次沮丧。但既然无法改变,也劝服自己接受。

努力自洽:时间表、书和运动

隔离次日起来,我一边收拾房间,把地板、桌子、洗手台擦了好几遍,努力让这个空间变得好些,一边琢磨得定个每日计划表。

因为孩子年幼且之前行程重合,我们被允许在同一房间隔离。我和老公白天有工作填充,但精力旺盛到爆棚的男孩,不给他安排到尽量满满当当,这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就真的没了尽头。

个性使然,加上母亲的责任感,我从前一天的负面情绪中挣脱出来,铆足劲想过好14天。

“三个人14天集中隔离,还挺酷的,可能老了都能吹牛。”我振奋精神和老公说,

罗列了几项在房间内可以实施的活动以及各自必须完成的事。

写在窗户上的作息时间表

我和老公:工作、吃饭、运动、看书、休息;

儿子:运动、游戏、看书、学习、画画。

经过第一天“试运行”,又大致划分了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表。我擦干净玻璃窗,用儿子的可擦洗蜡笔写下三人14天的时间表。

虽然不很精确,也没完全执行,但接下去的时间,

有好多个时间在这个房间里停滞的瞬间,我抬头看到日程表,会想起“哦,今天还有这个事没干”,非常有用。

另一扇窗上,横坐标写着每天的日子,过完一天圈起来,画上一个叉。嗯,又干掉一天。

打包行李时我放进了几十本书,还有2根跳绳。隔离中,运动和书像一围避风港。

儿子的书全是字多耐看,平时少有完整时间讲完的;我们,科幻小说、短文集都带了。书于我,在那个封闭空间里划起了一个舒适圈;于儿子,既是为他的隔离扩面,也为了填时间。

好几个下午,我会消耗一袋余量不多的咖啡,找本书埋进去,哪怕只偷闲半小时。

或在20多平方的标间里找一条最长路线——从房门到窗口,来回16步,走300趟,差不多5000步。

要不就跳绳,跳2000个,心率上到160,多巴胺一开,感觉自然来。

大哭了一场

但很多事不是努力就行的,比如保持稳定情绪。

整个房间没有隔断,除了床,统共一张书桌,一张单人椅配茶几,需要同时容纳我和老公工作,以及一个上蹿下跳的孩子。

为谁用书桌谁用茶几这样的小事,我都被点燃过情绪。那天老公在书桌开一个不那么重要的电话会议,我弓着背在茶几上写稿,抬头见他正悠闲地喝茶开会,突然发火:“谁的工作不重要,凭什么你霸着桌子!”

在逼仄的空间流淌的,还有焦虑。

虽然被判定为同时空伴随,不是密接、次密接,但起初几天我们还是不停地刷三亚的疫情新闻,情绪在隔离第四天——三亚通报同酒店另2名旅客确诊时达到顶峰,又随着我们第五、六次核酸阴性结果出来逐渐平缓。

各地对同时空伴随的隔离要求相差很大,我开始质疑14天的集中隔离是否必要,几乎打遍能打的电话了解政策,并向社区、隔离点询问是否有缩短隔离期的可能,没有结果。

还有生活饮食的不习惯,不算严重,但日复一日的盒饭、盒饭、盒饭,逐渐让我失去耐心和努力向好的积极性。

为了消除负面情绪,我们把盒饭盛出来再吃

隔离第八天,我照例戴起口罩,开门从警戒线外拎进三盒盒饭,打开小袋子拿出牛奶、苹果,再解开大袋子拿出第一盒盒饭,打开盖子。

突然,我毫无预兆地大哭起来。

委屈、焦虑、不满喷涌而出,感觉自己钻进了一个黑盒子。

泪水带走忧愁。哭完,洗脸,我换了一张面孔。

小家、父母、朋友三层支持

我叫了单外卖。隔离点对外卖种类有严格限制,我掐着要求买了可乐、泡面、咖啡,还有一次性餐具。

那天开始,我领来盒饭都倒在纸盘上,一人再分一个塑料碗,在促狭的茶几上摆好餐具才开饭。这简单的形式感,像一场情绪自救。

我们把晚饭作为固定交流的时间,像在家里。老公说起小时候在夏天摸鱼抓虾,儿子天马行空地问十万个为什么,我聊到读大学时那些已久不联系的同学——把以前没想起的、没空聊的聊了个遍,三个人笑成一团。

“每天晚饭就像个盼头。”理科出身的老公说。

14天126份盒饭,后半程就是用家人间的爱和支持下的饭。

隔离中,父母不放心,时不时送些日用品——人不能进来,物品放在保安室。这天儿子接到外婆电话后趴在窗口往下看,突然喊“外公!外婆!”还真是,停车场就在我们窗口下。

相隔13层楼的“见面”

楼下,小小的妈妈尽力仰着头寻找:“你们在哪个窗口啊,看不到。”儿子找了个红色的豆浆袋,把手伸出窗外摇,对着电话喊:“在这儿呢,看到了吗?”“看到了,看到了!”

平时儿子每天幼儿园放学都去外婆家,现在已一周多没见,祖孙这样隔着13层楼见了几面。

还有一帮朋友,有的不时来电话、视频问候,有的每天在群里等着看我们发盒饭吃什么,有的来问缺啥要带的,连儿子的同学、玩伴都每天电话手表聊得欢。

有失总有得,隔离不隔爱,这次算有了切身体会。

解封了,终于

时间从隔离第11、12天起快进,解封日就要到了。

买的可乐还剩3罐,算着一天一罐喝完就能走了。儿子没看完的书还有两本,想一天一本就结束了。晚饭时的话题,也变成“出去后最想去哪里?”

虽然后面还有7天居家隔离出不了门,但和集中隔离比简直不算什么:可以选吃什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空间,快递随时收,写稿子也有了书桌……

这些以前习以为常的事,那时让我们无比期待。

提前两天就开始打包行李,询问离开时间精确到几点,走前最后一晚8点就上床睡觉——我已经想不起上次对某个时间点如此期待是什么时候了。当天上午,终于在来回踱步2小时后等来那句“可以走了”。

离开时,在微信群对所有大白表达了感谢。他们中,有第一天深夜在楼下接我们到房间的“男眼镜”,有8点按时敲门做核酸的“女眼镜”,有每天推小车送三餐的“阿姨”,还有6点多就背着30多斤重的消杀桶消毒走廊的“大叔”。

大白送我们回家

我们走了,他们的工作还在继续。楼下保安告诉我,这个隔离点135间房,少有空的,十几名大白每天忙碌着。

站在隔离点门外,阳光烘热。我们身边除了两只大箱子还多出个大袋子,装着来时穿的三件羽绒衣。

回家的车上,车窗吹进来的风是暖的,春天的花是香的。

结束了,14天。这是真的。

后记

4月17日,我路过当时的隔离酒店,特意开进停车场,像妈妈那样抬头寻找13楼的房间。阳光刺眼,其实,即使挥舞红色标志也难看得清楚。

爸爸这几天住院动小手术,因疫情不能探视,我隔天以送物品为由去一趟,在病区外交给妈妈——像他们在我们隔离时做的。

不久前,我采访一位心理医生,谈到自己隔离期间的情绪变化。

“你几乎踩准了所有情绪产生的时间点,最初的不安、难以接受,接受后的努力,隔离七八天后的焦虑爆发,获得家人、社会的情感支持后情绪向好,隔离后期对解封的强烈期待——都是隔离人群常见的心理变化。”他说。

所以,我把那段又哭又笑的时间里最真实的反应、身边的人、脑中瞬间迸发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当作疫情中被隔离者的一个小小样本。

那位医生说:无需视负面情绪为洪水猛兽,坦然面对,春天总会来的。

关键词: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