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一作发8篇SCI才能毕业?课题组多人称并非硬指标

4月24日,“博士生发表8篇一作SCI论文才能毕业”的话题帖子登上知乎热榜,阅读浏览量一天内已破200万。

话题源头是一张来自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如范课题组的《课题组论文发表要求》(以下简称《发表要求》)的文档截图。

该《发表要求》显示,该课题组的博士生在准备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须满足“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研究性SCI 论文不低于 8篇(综述、评述或展望类论文一作只统计一篇、排名第二的共同一作只统计一篇,其余不计)”的要求;对应地,对硕士生的要求为4篇,其余相同。该《发表要求》还注明,若论文发表在Nature、Science以及“Nature大子刊”上,可适当减少数量约束。

针对汹涌热议,张如范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之后,一位接近该课题组的匿名人士接受了《中国科学报》采访。此外,张如范课题组的多名同学也在网帖中陆续作了实名回应。

清华大学张如范课题组《课题组论文发表要求》 图片来源:知乎

“墨迹未干,天下皆知” 课题组多人回应

该匿名人士在4月24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称,据他了解,《发表要求》只是一个课题组内部群的文件,但不知为何流传到了网上。同时,《发表要求》并非张如范真的打算这样执行的一个硬性要求,而是他给学生提出的一个期望,所以把每一条指标都制定得略显夸张。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毕业论文发表要求,都是要考虑研究生的实际能力而制定的。能够使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够顺利毕业的一个最低指标。显然,张如范课题组流传出来的这个所谓《发表要求》只能算是张如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于做得最优秀的一批学生的一个期望,他们也不会真正这样执行与要求。”该匿名人士在说,这是此事的大概背景,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此外,他所认识的张如范也绝非那种缺乏理性的人。

记者注意到,在有关此事的原帖之下,有多位张如范课题组内硕博士生及博士后实名回应。

4月24日晚,张如范课题组2020级直博生李润在知乎实名回应称,该文档确系源自其课题组,但“并非是正式的文件”“课题组从不简单以发论文为标准”。

“张老师曾和我们讲过科研的目的是做精品工作、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即使一篇论文没发,但是你解决了一个困扰大家的难题,老师依然会给你很高的评价。”她表示,张老师主张“只要有创新性成果,写好学位论文,没有paper照样可以毕业”。

李润表示:“发论文只是我们学生科研训练的一个途径,并非最终目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4月25日晨许,一位曾在张如范课题组交流过一年的学生吕佩回帖称,在科研方面,他在来组前曾担忧可能做不出成果,“(张)老师反倒安慰‘只问耕耘,不问结果,有收获就好’”。

4月25日上午,正在张如范课题组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吴学科也回帖承认“这是一个刚刚草拟出来,还有待组会上讨论的非正式文件”。

作为毕业不久的博士,吴学科表示“谁没有过被各种毕业指标折磨到死去活来的经历”,自己也无比认同打破“唯论文论”这个科研畸形,但他认为此次事件“纯粹是偷换概念、移花接木”,“恰恰利用了大家的‘天下苦文章久矣’的心情来博眼球”。

吴学科称自己已入站一年,至今“仍没有任何成果且进展缓慢”,但张如范一直“支持和鼓励”。他还透露,在面试时张如范就曾说过“没有文章无所谓,只要有热爱科研就可以”。

“我看到这问题的第一反应,既是难以置信,也是意料之中。”一位自称曾在张如范课题组内的“不善言辞的理工科学生”表示,他认识的张如范“谈起学术时会眼里泛光”,会经常带学生去唱 K 和组织郊游,但对学生要求也“的确非常严格”。小到PPT格式、实验参数,大到科研idea、做人做事都会指出。由于“学生们看起来也非常地配合,学习和做实验都非常勤奋,使得近几年文章质量和数量也肉眼可见地上升”。

博士8篇论文有多难?知情人:《发表要求》符合张组水平

在看过张如范课题组几位学生的回帖之后,一位了解张如范的研究人员匿名告诉《中国科学报》,基本符合情况,“说的还是比较客观的”。

前述接近该课题组的匿名人士也告诉记者,基于他对张如范及其课题组的了解,《发表要求》并未超出张如范课题组的学术水平,“这些学生比较勤奋,论文情况不错”。

记者了解到,在张如范课题组有一位目前为三年级的直博生(直博生的学制为5年),目前已经手握8篇一作(包括共同一作)SCI论文,这还是在他还有2年才毕业的情况下的成果。

“他们是比较基础、比较前沿的学科,发表高分的论文比较重要。”受访的匿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对于张如范所处的领域,除了论文之外,其他评价手段“有难度”;而当前大家都比较重视报奖、申请国家项目,但这些 “也要看论文”。

“论文是第一块敲门砖吧,年轻人如何在行业建立名声,第一步还是要发几篇论文。”他说。

综合走访的情况和可查的资料,《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到,张如范本人在求学、科研方面也表现得十分优秀。

张如范在清华大学校史馆 图片来源:课题组网站

公开资料显示,张如范200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斯坦福大学在知名华人材料科学家崔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加入清华大学工作至今。

张如范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以及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表征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迄今已取得多项突破性科研成果,并在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Nano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除了闪光的履历和优秀的表现,张如范所获奖项也非常多。比如他曾获评 2018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新锐科技人物(2018)、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2019)、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8)。

清华大学曾多次发文强调破“五唯”

《中国科学报》记者查询了解到,在破“五唯”问题上,清华大学立场非常鲜明,多次发文强调“不数论文”“‘破唯’在行动”。

2019 年4 月,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学位论文及攻读学位期间的创新成果作为学位审议的主要依据,不“数论文”。

2021年3月,发表在清华大学新闻网一篇题为《“不数论文!”破五唯,清华在行动》中,再次回答了该校的“破立之问”。文章显示,该校“三破三立”的第一条,就是“在评价对象上,破‘唯论文’,立‘创新成果’”,并指出,学位评定标准中不再规定发表论文的范围、数量,而是要求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学位论文中,达到与清华学术品位相一致的学术水平,符合清华大学博士、硕士毕业的要求。

在接受采访时,前述接近该课题组的匿名人士告诉记者,在清华大学强力破“五唯”要求下,张如范老师“不会蠢到跟学校对着干”,这只是张表达对学生科研工作的一种期望。

在网站打开清华大学张如范课题组主页,其上有一栏“课题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课题组成员合影,以及课题组组织的线下“团建”活动。该栏简介写着:“本课题组……致力于做高水平、有意义、有趣的研究。……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术业精湛、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

栏目下有一封张如范写于 2019年8月20日的《给课题组学生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分享了5条心得,分别是“记住读书期间什么事情最重要”“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保持战略定力”“提升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让自己持续保持奋斗的状态”。

其中在第一条中,张如范写道:“切莫让自己过早变得佛系,很多时候,年轻人的佛系只不过是逃避和脆弱的代名词”。

(原标题为《博士生一作发8篇SCI才能毕业?课题组多人回应:并非硬指标》)

关键词:

来源:微信公号科学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