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速讯:视点 | 瑞银收购瑞信能否避免新“雷曼时刻”?
【资料图】
位于瑞士卢塞恩的瑞信银行大楼瑞士联邦政府19日晚上宣布,瑞士信贷银行将被瑞银集团收购。瑞士联邦政府表示,面对目前困难形势,瑞银集团收购瑞信是恢复金融市场最近缺乏信心的最佳解决方案。瑞士国家银行当天也发表声明表示,瑞士国家银行将提供流动性援助,以支持瑞银对瑞信的收购。按照瑞银公布的全股份收购方案,瑞信股东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将获得1股瑞银股份,相当于每股0.76瑞士法郎,总对价30亿瑞士法郎。据外媒报道,瑞银预估并购牵涉的损失可能达到54亿美元。瑞士联邦政府、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和瑞士中央银行瑞士国家银行承诺以保证金或贷款形式为并购提供流动性支持,总额超过1600亿瑞士法郎。
引发瑞信危机的多重因素2023年开年以来,美欧经济跌宕不定,风险加剧。伴随着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的加息势头,先是新兴科技公司股价下跌,效益下滑,引发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紧接着,欧洲又传噩耗,瑞信被曝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消息一出,不仅欧洲金融市场哀声四起,全球资本市场乃至世界各国的政治决策层都感到紧张。瑞信成立于1856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今年2月,瑞信宣布2022年净亏损73亿瑞士法郎,连续第二年净亏损。3月14日,瑞信发布报告称,该行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瑞信集团爆雷,恐慌迅速蔓延,欧洲为之震荡。实际上,瑞信集团在过去几年里已每况愈下,多年丑闻频传,高层人事持续震荡,大批客户流失,令投资者严重关注。更糟糕的是,恰在硅谷银行破产之时,瑞信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放出消息,不打算增加对瑞信的投资,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致使瑞信危机全面爆发。就资产规模而言,瑞信集团是瑞士第二大银行,其业务跨越欧洲、亚洲与北美,被美欧金融监管当局视为“具有全球性的系统重要性”的银行业巨头,如此重要的机构也出现了危机,人们不禁惊呼:难道新“雷曼时刻”已悄然降临?瑞信的危机,既是这家金融机构多年经营不善的积弊所致,又是美欧经济在新兴科技革命和俄乌冲突大背景推动下出现的结构性震荡的延伸。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一再出现重大突破。科技公司面临新一轮洗牌,被迫大量裁员,重组投资布局,新兴科技行业与金融业之间的关系持续变化,深刻改变着金融的业态。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将欧洲经济拖入滞胀泥潭,虽然能源危机有所缓解,但经济持续走低的趋势尚未转变,市场信心普遍不足,一旦大西洋彼岸出现银行爆雷,必然触发欧洲的反应,使恐慌与颓势迅速蔓延。与此同时,地缘经济对抗的加剧促使美欧加紧布局自身的产业战略,以政府主导的补贴和投资等形式加快自身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由此导致通胀高企。为压制通胀,美欧央行都在持续加息,导致金融资产价格急剧波动,投资者因而急剧改变自身的资产组合,取出存在银行的款项,硅谷银行和瑞信集团等问题缠身的机构难免遭遇“挤兑”和客户流失。凡此种种因素叠加,瑞信的危机便不期而至。
19日,瑞信董事长莱曼(左)和瑞银董事长凯莱赫出席新闻发布会。瑞银出手能否阻止骨牌效应有待观察国际金融界和战略研究界普遍认为,瑞信属于“太大而不能倒”的机构。此次虽然瑞银集团在瑞士央行支持下出手收购瑞信。但即便如此,鉴于其拥有庞大的体量、广泛多样的业务范围和覆盖世界各地的网点体系,瑞信的此次危机不仅会剧烈冲击欧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而且也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乃至国际战略态势。首先,瑞信危机已导致市场恐慌情绪,大幅降低了国际投资者对欧洲经济的预期,人们对欧洲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的信心已受损害,很可能导致市场低迷,私人借贷和投资持续放缓,经济增速不振。去年9月以后,欧洲经济因能源危机而持续下行,特别是德国出现负增长,使市场信心不断跌落,直至现在,人们的预期仍不乐观,认为欧洲并未完全摆脱衰退的风险。而瑞信的危机明显加重了市场悲观情绪,将导致市场运行变得更慢。其次,瑞信危机可能使欧洲摆脱滞胀泥潭的难度加大。去年9月以来欧央行就在持续加息,意图降低通胀,但加息会导致银行存款转而流向债券等形式的资产,使银行承受更多压力。在目前瑞信危机的冲击下,欧洲银行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保持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欧央行不能不三思而行,重新考虑加息给银行业带来的震荡。业界预期欧央行的加息幅度将会减半,倘如此,再考虑到欧洲当前产业空心化的现象仍在延续,则其治理滞胀的速度必然会放缓。再次,在当前全球化停滞、世界经济出现集团化对抗、全球供应链逐渐重组的背景下,瑞信危机是否会引发世界经济乃至国际战略竞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值得继续观察。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造性破坏”的概念,认为新技术将引发经济乃至国际体系的连锁变化,使旧格局消亡,新态势浮现,现在“创造性破坏”的新一轮周期似乎正在加速。也许,更多的乌云正在地平线上聚集,更深刻的变局正在酝酿之中。
作者:忻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编辑:陆纾文责任编辑:宋琤图片来源:新华社 视觉中国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3-21 06:20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3-21 06:20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