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奋斗|从上海到大凉山,95后博士的返乡劝学路
从大凉山到大上海,从没接触过电脑到保送人工智能硕博连读,从走出大山到再次回到大山,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生杨孟平在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致力于家乡的“控辍保学”,用扶智助力扶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次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铅锌镇老家,他都会听说家乡的孩子们有人辍学,因为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尽早就业赚钱。杨孟平就会去劝学,为家乡控辍保学和教育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今他累计影响帮助过2000多名学生。
2022年,杨孟平入选团市委“新时代上海闪光青年”选树宣传活动名单。“我坚信,只要努力,梦想并不遥远。”在杨孟平身后,更多孩子有了自己的梦想。
“95后”杨孟平(右一)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从大凉山到上海
小时候,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一直是杨孟平心底最深的执念,大山外的种种,对他都有致命的吸引力,这也让他深切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
杨孟平出生的小山村,交通不便,离最近的学校也要两小时,离县城高中更远,而山里的矿产资源却是近利,杨孟平从小目睹村里很多人为了后者放弃前者。很多人有时候上着学,就突然辍学了。杨孟平在镇上读初一时,班上有62个学生,到临近毕业还坐在教室里的只剩下40多个。
“路再远,读书是前途,矿再近,不能背一辈子。”杨孟平深受父亲这句话的影响,一直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他以优异成绩考上西昌市第一中学。然而,高二时,因为痴迷篮球屡次翘课,杨孟平被学校处以停课并通知家长。父亲知道后,饭也来不及吃,向亲戚借了一辆车,开了5个小时赶到西昌,带着杨孟平去和班主任说情。
“父亲自始至终都没骂过我一句,只有妈妈后来告诉我,说父亲当天回家后一晚上都没睡着。”杨孟平终于感受到父亲的苦心,以及读书对于家庭的意义,自此发奋苦读,成绩也逐渐从班级中下游变成班上拔尖。高三一年,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那时只有一个信念,“如果总有人会成功,我那么努力,为什么不能是我?”
杨孟平
2015年,杨孟平成功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然而,山里的杨孟平在刚入学时就遇到了较大的挑战,他在上大学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很多同学都早已学过编程知识。
“没有人生来就什么都会,不懂的就多花时间搞懂”,面对学业上的困难,杨孟平没有放弃,他利用更多时间,赶上课程进度。在不懈努力下,杨孟平取得了优异成绩,排名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等,并且成功保送为人工智能方向硕博连读研究生。
从上海到大凉山
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杨孟平积极参加学校勤工助学、家教、实习等兼职,上大学后就没有问父母要生活费,偶尔还会给家人添置衣物。饮水思源,他也深切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为此,每次回家,他都格外珍惜,以实际行动劝说更多孩子坚持学业。
2019年暑假,杨孟平不再是一个人,他带领着学校“心灯”实践团队来到大凉山最贫穷的昭觉县。一行12名本硕博成员提供从理论到技术的支持,他们带着VR一体机、无人机、智能车等设备,跨越2220公里,攀爬2500多级悬崖村钢梯,通过8门科技课程的覆盖,以科技为“芯”,照亮孩子们心中的那一盏灯。
杨孟平在昭觉县
知道他们带来了很多“新鲜”机器,孩子们充满期待,吵着闹着要看。杨孟平告诉他们,第二天早上8点准时开始,哪知道有的孩子6点多就在那边等着了。杨孟平对悬崖村的一个彝族小男孩印象深刻,这个孩子是当天最早到的,在其他孩子抢着玩这些“新鲜”机器的时候,他会问无人机起飞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用VR可以进行3D建模。
杨孟平回到大山
2019年11月,杨孟平在“上海市十佳资助宣传大使”的演讲台上,讲述着自己的“漫漫劝学路”,鼓舞更多人回到大山,激励更多人拿出担当责任。同年12月27日,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到华东理工大学调研,肯定和赞许了杨孟平的劝学之路,让这个年轻人更坚定地用劝学扶智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添砖加瓦。
“杨孟平们”多起来了
杨孟平自进入校园起就坚信教育的力量,并一直靠着自己的努力反驳“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如今,曾被杨孟平形容为“刮风时像沙尘暴一样”的铅锌镇大桥中学沙土操场已经铺上了塑胶跑道,无论会东县城还是镇上,学校都是一眼就能望见的最靓丽建筑。
杨孟平(右一)
近年来,凉山州会东县也在抓“控辍保学”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4至2017年,全县通过合理规划、整合上级各类项目资金和县级自筹资金2.42亿元,加快学校工程建设项目进度,修建校舍11.7万平方米,修建运动场5.5万平方米,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
政府在努力,“杨孟平们”多起来了,百姓观念也在改变。杨孟平一回家,请他做励志讲座的越来越多;听说哪家孩子辍学,亲戚邻里都会劝说……2010年,山上大部分人家整体搬迁至镇上,读书成才和尊重知识的氛围正在弥漫。
如今,大凉山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但杨孟平认为这是一个新起点,正在攻读人工智能博士的他说:“希望能结合所学为家乡做更多贡献,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乡。”
他以自立自强、拼搏不息的精神,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他的成功如标杆一般,激励着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勤奋求学,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是深山学子的返乡“劝学路”,也是对故乡最美的回馈。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4-17 07:33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4-17 07:33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