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付费”、“扫码点餐”违法行为隐蔽,上海市场监管局:一旦违法将依法查处-每日信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网记者程琦4月27日报道:现如今到餐厅点餐、停车缴费、排队等位等,很多都要扫二维码,需要“注册会员”或“快捷登录”,才能点单或缴费。结果,消费者不得不关注了一堆公众号,被推送各种垃圾广告。

今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倪俊南在做客《2023上海民生访谈》时表示,在“扫码消费”过程中有三类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将依法查处。

倪俊南说,“扫码付费”和“扫码点餐”违法行为隐蔽,现场往往很难查实,要通过后台取证;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可能会产生多部门管理衔接的问题。在“扫码消费”这个问题里,涉及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范围的主要是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在“扫码消费”过程中有三类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将依法查处。

第一类是“扫码消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消费者去餐厅点餐、停车缴费,没有必要提供手机号、生日、姓名、地理位置、通讯录等与消费无关的信息。如果商家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自动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仅违反法律规定,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而且如果没有妥善保管,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丢失的风险,同样涉嫌违法。

第二类是“扫码消费”无法拒绝“被营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就是说,商家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向消费者发送营销信息的,应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即便消费者关注了商家的公众号或小程序,商家也应当给予消费者“拒绝商业推送”的选项,否则同样涉嫌违法。

第三类是“扫码消费”成为强制“单选题”。尤其对于一些老年消费者来说,往往需要他人协助,才能完成扫码点餐、缴费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体验和消费实现。商家只提供“扫码消费”,不提供人工点餐、人工缴费服务,不仅有违商业惯例,还限制了消费者对交易方式的选择。如果事先没有将商品或服务内容和消费者讲清楚,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倪俊南表示,对“扫码消费”,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一方面,将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纳入“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对餐饮、中介、电话营销等行业和领域予以重点关注,严查非法收集、泄露、出售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重点曝光一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不法商家。

另一方面,由于“扫码消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相对比较隐蔽,将充分依靠广大消费者的力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从消费者的反映中寻找违法线索,从互联网信息、媒体报道等多个渠道收集违法信息,提高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倪俊南说,技术进步应当让消费者享受发展红利,要让“变味”的“扫码消费”回归“消费便利”的初衷。市场监管部门将联合餐饮、购物中心等重点行业的行业组织,倡导应当多从消费者角度换位思考,诚信经营,公平相待。通过“放心消费创建”等活动,引导更多的优质商家引领“扫码消费”新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更优的服务和更好的体验,营造既便利又合法的放心消费环境。

关键词:

来源:东方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