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962.2%
(资料图)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 应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15.1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62.2%,其中沉浸、互动成为演出市场新的发力点。
据票务系统采集与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31050场,同比增长417.5%,较2019年同期上升49.1%;票房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962.2%,较2019年同期增长18.4%;观众人数865.49万人次,同比增长333.2%,较2019年同期增长1.52%。“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平均票价同比增长12%。
“五一”期间演出场次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主要原因是近三年来小剧场、演艺新空间数量大幅增加,小型演出项目的增长有效带动了演出场次的上升。票房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大型音乐节、演唱会和旅游演艺。随着大型演出项目自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快速复苏,以及假期出游人数的大幅增长,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数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35%,旅游演艺项目日均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亦实现增长,有效拉动了演出市场票房收入的整体上升。
其中,沉浸、互动成为演出市场新的发力点。以沉浸式、互动体验为关键词的演出项目占“五一”期间专业剧场和新型演艺空间项目总数的17.75%,演出场次超过3500场。星空间、飞来飞去棉花糖等新型演艺空间聚集区,以及开心麻花、一台好戏等民营演艺企业出品的沉浸式演艺项目,成为假日期间年轻观众热衷的演艺“打卡地”。
旅游演艺领域也大力发展沉浸演出品类。张家界市首台多空间沉浸式体验剧《遇见大庸》4月29日正式复演,首场上座率达100%;自今年春节后热度不断上升的情景互动表演“盛唐密盒”,“五一”期间成为西安大唐不夜城街区的“流量密码”,线上线下均吸引大量关注。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也指出,“五一”档期演出市场中很大一部分消费来自于存量的集中释放,要保持演出市场活跃度,还需演出机构不断推出优秀作品,丰富演出产品供给;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产品影响力;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拓展演出业态,扩大市场规模。(完)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5-05 09:21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5-05 09:21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