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提出“五一”期间消费维权舆情应对建议


【资料图】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5月11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针对“五一”期间暴露出的短板与问题,向各相关主体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相关管理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全方位、多场景的干预管控,加大对哄抬物价、恶意违约、强制消费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压实主体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对无视红线、挑战底线的相关经营者依法处罚、公开曝光。

(二)建议相关单位充分考虑节日消费高峰的特点,积极缜密做好预案,提高运营服务的机制保障与措施保障。针对事关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领域加强安全检查与指导引导,从源头上拧紧安全阀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针对即将短时瞬时“承压”的配套公共服务供给与热点旅游产品服务制定完善周密的应急处置与疏导管控预案。

(三)建议相关方面科学统筹、及时研判,采取灵活增设快充设施等措施,优化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供给。将交通出行的非常态应急预案设计与不断创新的数据挖掘应用科研成果相结合,预案设计先谋快动、抢前抓早,后续配套举措做实做细,在准确掌握动态实时数据的同时,确保数据信息及时与相关行业、部门共享联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实现有效分流,提升节日旅游出行消费体验。

(四)建议相关责任主体建立节假日舆情台账,厘清舆情“实账”。充分挖掘、找准舆情意见表达与情绪释放背后的根本问题,通过积极的事前干预管控、事中化解处理、事后总结改进,实现对消费者情绪的疏导和修复。

关键词:

来源:中国质量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