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父亲离婚后私藏孩子,有父母离婚都不想要孩子,法院这样判

日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杨浦法院)在两起家事纠纷中,针对父母因家庭矛盾怠于履行家庭职责、未考虑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行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先后向案件当事人发出两份家庭教育指导令。


【资料图】

违反离婚协议,父亲私自藏匿幼子

案例一庭审现场 上海杨浦法院供图

邓先生(化名)与张女士(化名)于2015年登记结婚,2016年生育儿子小邓(化名)。

儿子三岁时,因夫妻感情破裂,双方协议离婚,明确约定“儿子小邓由女方抚养,男方在不影响儿子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可行使探望权”。

2021年2月,邓先生利用探望儿子之机,私自将小邓接走后藏匿。张女士多次报警,四处寻找未果,故将邓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小邓由女方抚养,随女方共同生活。

上海杨浦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书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应恪守履行。女方依据离婚协议,取得了对小邓的直接抚养权,邓先生可根据协议约定进行探望。邓先生未经张女士同意,将小邓接走后不再送回的行为,系对张女士抚养权的侵害,判决小邓随张女士共同生活。邓先生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本案审结后,法官注意到,因邓先生的一己之私,让儿子小邓长期无法感受到来自母亲的亲情和关爱。为帮助邓先生转变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保障小邓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上海杨浦法院依法向邓先生发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邓先生依照生效判决,予以配合,使小邓随张女士共同生活;同时积极行使对小邓的探望权,让其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

接下来,法院还将通过入户家访、约谈当事人等方式对邓先生家庭教育情况进行定期回访跟踪。

夫妻离婚,竟双双表示“不要儿子”?

案例二庭审现场 上海杨浦法院供图

阮女士(化名)和何先生(化名)于2013年登记结婚,2014年生育了儿子西西(化名)。

随着婚姻生活的继续,两人多次发生家庭矛盾致感情破裂,并于2022年开始分居。近期,阮女士起诉离婚,何先生表示同意离婚,但双方均要求儿子西西随对方共同生活。

本案在审理中,主审法官多次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在征询西西的意愿并将其想法告知二人后,双方却依旧表示不愿接受儿子随自己共同生活。

为了引导阮女士和何先生改变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上海杨浦法院向阮女士和何先生发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二人对西西尽到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让西西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接下来,法院也将定期进行走访调查,督促他们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上海杨浦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于园萍表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是离异时,双方依然肩负着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更不能实施侵害其身心健康的行为。

关键词: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