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播:科普|当青少年发生足部疼痛,家长该如何面对
“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出自《后汉书·窦融传》,道出了足部情况一举一动的重要性。在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中显示,有超过六成比例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足部健康问题。
青少年期是生命中最活泼好动的年龄,活动量大,在这个年龄段的足部疼痛,致病的原因包括创伤、结构性异常、感染或者比较少见的肿瘤病变,出现足踝的持续疼痛,不仅家长揪心,孩子也会感到痛苦,甚至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当孩子出现持续的足部疼痛时,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首先学习“三问”,当疼痛出现以后,疼痛的特点对诊断非常有帮助。
(资料图)
1、疼痛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出现的?
如果疼痛是突然发生,那么外伤和炎症等原因是最有可能的。如果怀疑感染,需要询问孩子是否存在足部皮肤的刺伤、足部皮肤感染或者足部直接受伤的情况。同时不要忘记,足部的感染也会继发于潜在的喉咙、呼吸道感染、耳道的感染流脓、腹部疼痛。
2、疼痛的部位在哪?
足部,分为踝关节,前、中、后足,足趾部分。如下图所示:
脚踝(第1区),脚跟(第2区),足背(第3区),足底(第4区),脚趾(第5区)
3、疼痛是否随着时间逐渐加重。
现在逐条分析青少年足部疼痛的原因:
1、足底筋膜炎。这并非细菌导致的感染性炎症。多是与受凉、久站、鞋子不合脚或者剧烈活动有关系,是足部过度使用造成的一种无菌性炎症。
这种疼痛往往有以下特点:孩子多有长途步行,长跑或者短时间内定时跳绳打卡的情况。随着体育成绩在中考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临时抱佛脚成了常态,这种筋膜炎在门诊就诊的比例逐渐增加,足底筋膜炎人群约占10%-16%,主要表现为脚后跟与地面接触的部位疼痛,一部分人群在休息一晚上后,早上起床后脚后跟疼得不能着地。
如何预防和处理足底筋膜炎呢?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长时间的久站、行走、活动过多。要增加体育成绩,也要循序渐进。同时避免穿较硬的鞋,应选择软底宽松的鞋子。治疗上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以局部热敷、理疗、推拿按摩,局部扶他林软膏涂抹,儿童不主张口服止痛药物。出现疼痛剧烈的孩子,儿童骨科医生会给打个石膏制动,记住石膏并不是骨折的专利,让足部筋膜完全休息。
2、跟骨的骨突炎。别称儿童跟痛症,也叫Sever(赛佛氏)病,这是一种令患者感到痛苦的跟骨隆起炎症。它的疼痛部位在足后跟,是足跟后方的骨头生长板发炎。它是儿童及青少年所特有的疾病,为非关节骨软骨病。
喜欢运动本没错,但跟痛症往往盯上青少年。另外,一些很少锻炼的孩子,同样也会患跟骨骨突炎。这跟孩子跟骨尚未发育完全,足跟处以软骨为主密切相关。该病症好发于8-13岁之间的少年儿童。长期的负荷,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发生,并产生疼痛。
一般情况下,医生的处理方法是:拍片排除是否有跟骨骨折或跟骨肿瘤,并鉴别有没有合并跟腱的紧张,当跟腱紧张时,孩子双膝并拢下蹲时,足跟不能接触到地面。
常规治疗方法是孩子下肢活动的休息,休息或固定受伤部位在这个时候可以防止进一步受伤,但一旦恢复体育活动,疼痛会再次出现,家长要有淡定的心态。建议在平日里穿的鞋里添加4mm左右的硅胶软性材料的足跟垫,减轻足跟压力,以达到短期内缓解疼痛的目的,必要时局部外用扶他林止痛软膏。同时,对于合并跟腱挛缩的孩子,还需要接受康复足背伸训练。
3、副舟骨疼痛综合征。也叫"副舟骨疼痛综合征",或称"症状性副舟骨痛"。副舟骨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位于舟骨内后侧,大部分是双足对称发生。有文献报道称,其发生率为15%-20%,有研究认为,是因幼年时副骨化中心未能与舟骨结节完全融合,使得舟骨旁多长出一块骨,因此被称为副舟骨,又称胫外侧骨。
孩子在跑步运动后如果发现自己的双足内侧隆起硬硬的疙瘩,轻轻按压如果还有疼痛,就可能得了"副舟骨疼痛综合征"。也有一些是家长无意中发现孩子的足内侧的无痛性骨性突起,来到我们骨科看诊,通过专科查体和拍一张X光片,也能明确诊断。
当舟骨与副舟骨之间不稳定的纤维软骨受到了损伤,以及副舟骨骨突长期与鞋帮摩擦,日久容易出现平足、崴脚、疼痛等。症状轻的,常常予以保守治疗,包括局部扶他林外用,康复操,改变足底应力的定制矫形鞋垫,严重的话,儿童骨科医生会再次给孩子打石膏固定,如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可手术切除副舟骨,并调整胫后肌腱走形位置,再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
4、扁平足。先天性或后天性病因导致的足内侧纵弓低平或消失,通俗讲没有足弓。常常伴有后跟外翻,前足外展畸形。往往伴有外八字步态,患者鞋子后跟的内侧缘可因此而容易磨损。儿童扁平足大多数无症状,少数伴有足踝部疼痛等症状,此时可称之为“平足症”,才需要处理。
平足症可表现为足中部内侧疼痛,向脚踝及小腿内侧延伸,提踵(抬起脚后跟),长时间站立或步行时加重,休息时减轻。扁平足包括柔韧性平足和僵硬性平足两类。前者多见,非负重状态下存在正常足弓,负重后足弓消失,这一类扁平足很少引起症状,如有疼痛,休息、一定保守治疗可消失或缓解。而僵硬性平足,正如“僵硬”二字,这类平足在不站立状态下足弓表现低平,多由跗骨联合畸形而引起,症状往往严重。
其中,僵硬性平足是进展性的,中、晚期可出现疼痛,需要详细检查和积极引起重视。 7-8岁儿童平足的流行较其他年龄组明显要高。另外多项研究指出:超重或肥胖与扁平足发生有关,体重的增加或许影响了足弓的发育,进而使足表现为扁平。在这里,那些体重超标的宝妈宝爸们打打鸡血,督促孩子合理运动,健康饮食。
平足如何干预呢?当家长发现孩子平足时,在进一步儿童骨科医生就诊后,常建议以下几种方法:1、练习足尖步态,鼓励年幼患儿足尖走路,加强足底肌肉的发育;2、如内侧鞋底磨损严重,需要选择一定的足弓矫形鞋垫,注意务必是柔软,儿童乐意接受的;3、大龄儿童在出现此类足部酸痛症状时,往往此时出现了跟腱挛缩,需要主动练习足内翻位背伸训练,来拉伸继发的跟腱挛缩,就能缓解症状。
超过18岁的人群,或骨骼已经停止生长后治疗,那么治疗效率就会大大减低,保守治疗无效的明显疼痛性平足症,则需要手术治疗。所以建议有扁平足的患者,应尽早进行专业的评估及运动康复治疗,只要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伸与训练,扁平足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
引起青少年足部疼痛少见原因:
1、剥脱性骨软骨炎。这种疾病好发于距骨,主要在距骨圆顶的正中区域,这种疾病表现为无规律的踝关节周围的疼痛,又是伴有踝关节的肿胀,需要CT或磁共振明确,大部分可以保守治疗,当损伤的软骨超过一定面积及深度则需要手术治疗。
2、跗骨融合。科普一下,一只脚有26块骨骼组成,两两骨块之间是软骨面形成关节,当关节面之间出现“非法桥梁”——骨性、软骨性、纤维性连接,就阻碍了关节的“合法”活动,就会出现疼痛,这种孩子往往有平足合并外翻脚,踮脚站立时疼痛加重,往往需要有经验的儿童足踝外科医生,仔细体检,拍摄X片或CT以及磁共振来搞清楚诊断结果,往往需要手术解决问题。
总之,改善儿童足部健康要找准成因、综合处置,在关注孩子衣食住行的同时,请家长重视孩子的足踝健康。了解孩子足部的发育情况,以及常见足部问题的影响和护理常识,不要错过孩童时期矫正足部和体态的关键时期,不要输在足踝发育的起跑线上。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5-21 16:31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5-21 16:31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