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仲裁办创新仲裁服务模式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相关资料图)

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记者 李慧 见习记者 刘兆鑫 济宁报道

6月21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创新仲裁服务模式,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大众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济宁仲裁委员会作为济宁地区唯一的民商事仲裁机构,秉承“公正、和谐、诚信、高效”的价值理念,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头号工程”“头号任务”,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创新仲裁服务机制,努力提升工作质效和服务水平,近年来,年平均受理案件数在1000件左右、标的额在30亿元左右,办案数量、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直稳居全省前列。“仲裁+调解”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2023年度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是全国唯一一家入选的仲裁机构。

主动作为,积极拓宽仲裁服务阵地

济宁仲裁办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延伸仲裁服务阵地,在金融、重点项目建设等关键领域以及“诉裁对接”“仲裁+调解”等关键环节,创新打造工作平台,主动防范风险、化解矛盾。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济宁银保监分局和济宁银行建设“立审执”一体化金融仲裁院,开通济仲“金”字号,实行案件咨询、受理、调解、审理、执行“一条龙”服务,快速化解金融领域矛盾纠纷和区域性金融风险。2023年以来,受理金融纠纷案件标的额达3.6亿元,金融仲裁院在化解金融领域纠纷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妥善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将涉重大项目、疑难复杂案件列入“六类重点案件”台账,充分论证说理,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拓展仲裁服务阵地。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诉裁对接 推进民商事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市中院及各县市区法院建立诉裁对接调解工作室,遴选105名仲裁调解员,合力加强诉源治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途径、低成本、高效率的纠纷解决方式。积极与县市区对接分院建设,目前,汶上分院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其他县市区分院正在紧张建设中。

创新机制,打造满意型仲裁服务模式

济宁仲裁办充分践行仲裁“少敲锤子、多解扣子”争议处理理念,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融入办案全流程,力争当事双方胜败皆服、快速和解。今年以来案件调解和解率达56%,为当事双方有效节省精力物力。首创摇珠询价选定鉴定机构模式,采用“摇珠+询价”模式,突出随机选定,引入竞争机制,第三方全程监督,降低鉴定成本。运行以来同比降低鉴定费用55%,无一起案件当事人提出异议。开发运行济宁仲裁智慧办案信息系统,从立案到裁决全流程信息化操作,设置开庭排期和审限临界红灯预警,建设“e庭”网上庭审系统,在法定期限内压缩办案时间,提升办案效率,让办案全流程可逆、可查。创新开展仲裁调解服务温馨工程,建立“仲裁+调解”服务标准体系,组建仲裁调解员队伍,广泛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力争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关注市场主体诉求,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与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联合开展“仲裁助企攀登服务”活动,到县市区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攀登企业走访调研、对接服务,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治问题,指导企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恪守公正,以仲裁公信为发展护航

年初,济宁仲裁办召开了济宁仲裁委五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仲裁员管理办法》《济宁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仲裁员办案报酬计取办法》《仲裁案件委托鉴定办法》《关于加强仲裁法律制度宣传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5份文件,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业务运行更加规范高效。坚持公正公开公平,把公信力建设融入仲裁业务全流程。在组庭环节,坚持广选慎用,优化仲裁庭组成,鼓励双方当事人自行选定仲裁庭组成人员,对不能自选的案件,广泛启用入册仲裁员,形成“教授+律师+专家”的组庭架构。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形成了普通案件智能机选仲裁员方式,对重大案件召开会议研究指定仲裁员。创新打造“三强”驻会仲裁员团队,从高校教授和事务专家中遴选15名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强、群众观念强的仲裁员轮值驻会,参与案件庭前调解和疑难案件的论证会商。健全完善案件质量评查体系,建立仲裁员和仲裁秘书互评、仲裁案件个案评价、案卷质量评查三位一体的案件质量评查办法,将履职能力、群众满意度和文书质量全面纳入评价体系。创新开展监督员旁听庭审制度,经双方当事人同意,邀请监督员出庭,监督庭审过程,受到当事人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

来源:大众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