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苏芮”北上制造极端暴雨,原因为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已于7月28日上午登陆福建。虽然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但其残余环流仍将继续北上,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强降雨。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29日夜间至8月1日,强降雨将主要影响河南、山东、京津冀及辽宁等地,其中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

为何“杜苏芮”在登陆后还能长途跋涉,在千余公里之外引发极端强降水?

实际上,台风向哪里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大名鼎鼎的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杜苏芮”登陆时,位于其东侧的副高呈现出一种接近“方形”的形态,于是在副高西侧南风气流的引导下,“杜苏芮”残余环流又一路北上,继续播洒降水。

随着其不断向北移动,大气环流的形势也将发生变化,副高与西部的另一个高压脊互相连通,形成一个“高压坝”,横亘在“杜苏芮”残余环流的北方。而受陆地摩擦影响已经“元气大伤”的“杜苏芮”,无力冲破前方高压的阻拦,只得在华北地区放慢脚步。

与此同时,在“杜苏芮”残余环流及其东北侧副高之间形成一条急流,可以将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输送到华北地区,为持续的降水提供充足的“原材料”。而急流遇到太行山、燕山等地形时被迫抬升,这有利于水汽凝结成雨,进一步为强降水助一臂之力。

于是,在大气环流形势和地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杜苏芮”残余环流得以深入我国北方数日,在遥远的华北地区继续制造极端暴雨。

关键词:

来源:中国气象台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