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基金与理财持有结构:赚钱模式迭代的持仓应对

摘要


(资料图)

概览增量资金:债基与理财产品新发表现一般。一方面,二季度债基新发数量及规模均不如前三年同期,新产品发行难度增大。但申购力度却不低,二季度末存量债基份额增至7.69 万亿份。另一方面,理财产品出现新发数量与募集规模背离的现象,“数量多+规模小”的发行特征显性化。

基金重仓券看偏好:金融债的“主流化”。基金配置偏好向二永债倾斜,二季度基金持仓信用债市值占比回落至23%,并且,信用债持仓券种间出现分化,城投债及产业债等非金品种持仓规模减少,二永债小幅增加。

城投债:优质高票息品种热度不减,配置重心仍在短端。多数区域城投债重仓规模降低,优质高票息品种偏好上升,江浙等强财政省份隐含评级AA(2)及以下占比提升至33%左右。

产业债:地产债增持力度加大,重仓行业久期拉长。基金持续增持地产债,减持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债。1-2 年中短期产业债持仓占比持续提升,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房地产债久期拉长。

二永债:持仓占比持续创新高,头部中小行下沉行为在增加。二季度基金持有二永债规模占信用债比重上升至31.73%,其中,中小行二永债占比显著攀升,配置集中在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资质较优的主体。

理财持仓全貌:收益增强策略布局。票息资产仍是理财配置重心,企业债及金融债是理财重仓规模最大的券种。值得注意的是,理财持债行为同样发生了微妙的转换,呈现以下五点特征。第一,增持城投债与减持金融债同步进行,持仓久期集中在2年内。第二,理财在城投债下沉多集中于江苏、浙江、重庆区县级平台。

第三,与基金类似,产业债配置方面,公用事业、建筑装饰、房地产、交通运输等同样是理财重仓行业。第四,绝对规模来看,国股大行仍是二永债主要持仓主体。第五,相对变化来看,理财减持二级资本债,增持股份行及城商行永续债,持有久期仍偏短。

总体来看,二季度二永债表现亮眼,这与基金的持续增持有关。基金之所以出现偏好的切换,有两点原因。一方面,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创收压力转移到金市部门,银行自营委外资金进场,出于城投与产业主体贷款拿量已经较大以及防风险优先的考虑,基金选择转向安全边际较高的二永债。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压力逐步开始影响城投债定价,尤其是弱资质地区的舆情扰动更为明显,城投短债下沉策略的持有体验趋于一般,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基金更加青睐二永债。

此外,与基金相反的是,理财更注重收益增强策略,侧重配置高票息城投短债。

虽然理财持仓数据的披露相对延迟,但仍可窥见理财配置行为区别于基金的迹象。一般来说,理财的风险偏好高于基金,做收益的诉求更为强烈,而在理财产品转型之后,对久期的把控更为严格,2 年内城投债收益比同期限国有行二永债高出100BP 左右,这也是为何理财更为偏好该类资产的原因。区域策略的落地上来看,强财政省份区县级平台或是收益较高的中部省份地级市平台债,是理财做下沉的首选。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遗漏,风险事件超预期,监管趋严超预期

关键词:

来源: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