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华理学子助力白族药走出创新路
千年药材如何赋能乡村振兴?今年暑假,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云归知处”社会实践团队,在云南昆明、文山、大理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与座谈访谈等方式寻找“良方”,深入挖掘云南当地传统药材西归的药用食用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图说:实践团队前往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重点实验室调研
(资料图片)
西归为伞形科凹乳芹属植物,是西藏凹乳芹的干燥根,又被称作独脚当归、野当归,是一种云南白族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药食同源中草药。西藏凹乳芹为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西部等地,在云南大理等滇西北地区有人工栽培,其根粗壮,表面呈黄褐色,上部有环纹。西归性温,味辛、甘、微苦,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健脾养胃、补血补气等功效。
图说:西藏凹乳芹(左图)与西归(右图) 采访对象供图 (下同)
“云归知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核心骨干来自华东理工大学李剑教授课题组,团队成员在前期研究中已发现西归的抗氧化与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西归护肤用途的相关专利即将获批授权。这将为以西归为核心的药、食、妆产品开发拓宽了应用道路,提供了科学验证。前期围绕理论成果,实践团队已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图说:实践团队关于西归的最新研究成果
如何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云归知处”社会实践团队从理论出发,前往大理大学药学院交流学习。此次社会实践团队前来调研,目的是加快推进科研项目、推动西归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同时为发布西归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做积极准备。
图说:图说:实践团队走访西归种植基地
“调”以落实,“研”以致用。在大理州鹤庆县马场村,藏匿于群山深处数十年的药物西归的秘密正在被发掘。为推进西归相关产业的落地转化,“云归知处”社会实践团队就西归的生长环境、种植面积、供销情况以及当地农户对西归产业化的看法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调研结果,实践团队撰写了《关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归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的调研报告,希望发挥对口帮扶科技蓄势赋能优势,探索西归产业发展精准路径,助推大理高质量发展。
图说:实践团队与大理大学、大理州科技局进行西归产业发展推进会谈
“当西归在红土地上完成了从植物到产品的变身时,我也看到了千年瑰宝被我们擦亮之后的耀眼光芒。中草药的发展需要我们守正创新,发挥我们的学科专业和创造能力,走出一条实现中草药发展与农民致富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团队成员彭施宇说道。
图说:实践团队成员调研西归在云南当地使用情况
如何让中药材从“一株苗”长成“一条链”?“云归知处”社会实践团队还前往昆明理工大学,通过产业链参观、交流座谈,深入学习了解天麻、三七等药食同源中草药如何将科学研究转化为产业链,整合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合作平台,实现科技助农的特色做法。实践团队通过学习参访,全面直观地从种植环节的栽培、浇灌、环保和智能化管理,到加工、检测环节,到最后部分上市产品的陈列展示,了解了三七产业链的精细化研究与设计。传统植物药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的模式为实践团队的西归转化提供了思路借鉴。
据悉,在李剑教授团队的推动下,今年内将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发布西归的云南省食品地方标准,2024年进入国家新食品原料目录。“云归知处”社会实践团队将持续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从药学专业角度出发,推动生物医药东西部协作取得更多成果,不断发挥青年力量,努力成为中草药发展的参与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东西部协作的贡献者。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8-14 20:36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8-14 20:36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