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鳌)国际经贸合作:海南自贸港注入新动力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25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国际组织代表、中外政府官员、外国驻华使节、境内外自贸区(港)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深入研讨全球自贸区(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已连续五年举办,成为推动全球自贸区(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机制,正加快建设自贸港的海南不仅贡献了“博鳌智慧”,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坚定决心。

2023年,海南自贸港联合境内外25个自贸区(港)共同发起《全球自由贸易区(港)伙伴关系倡议》。目前,海南自贸港的国际“朋友圈”已达38个,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

建设自贸港以来,海南先行先试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落地实施“零关税”清单、加工增值30%内销免关税等自贸港政策,以“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主框架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十足。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0%,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3.9%,实际使用外资、对外投资规模排全国前列。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强调,封关运作后,海南自贸港与世界各地的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与中国内地超大规模市场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主持论坛的海南省副省长谢京也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海南自贸港正以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为国际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当前,全球自由贸易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和全球自由贸易的“枢纽节点”,如何在交流合作中促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如何在功能对接中促进世界融通,如何在政策互鉴中实现自身转型发展与竞争力提升,是自贸区(港)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论坛上,刘小明倡议,共同推进规则与机制“软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产联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绿联通”、强化常态化对话交流的“智联通”,为全球自由贸易注入更多确定性。

具体而言,“五个联通”的倡议就是要降低要素流动壁垒,实现市场深度融合;构建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资源的高效流动;降低市场壁垒,加强产业对接,在全球产业链中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创新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聚焦经贸合作、政策互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重大问题开展研讨对话,凝聚共识。

“自由贸易区(港)的使命是打破壁垒,而非筑起高墙;是创造机遇,而非独占红利。”刘小明强调,海南自由贸易港愿与全球伙伴一道,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合作聚创新之势、以共赢谋未来之局。

关键词: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