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固废“变废为宝” 山西朔州“碳”寻绿色发展
山西(朔州)第十二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15日在朔州举行。 杨佩佩 摄
中电联数据显示,2024年煤炭发电量占比仍达55%左右,由此产生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煤电固废年排放量已超8亿吨,其处置利用已面临多重困境。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所长吴小缓表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应对环境挑战、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朔州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富集,长年以来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也伴生了大量工业固废。为此,多年来,朔州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作为深化能源革命、加快产业转型的关键举措。
如今,朔州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170户,产品涵盖七大类200多个品种,煤矸石制备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脱硫石膏轻质石膏板等一大批新技术成功投入生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3%。朔州以一域之实践,探索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高值综合利用 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发言。煤化学工程专家谢克昌认为,朔州具有良好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基础和工业基础,要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打造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
谢克昌提出,现代煤化工要积极通过绿色能源、资源、工艺、产品等多元协同逐步降低生产的碳排放以及产品的碳足迹,提高现代煤化工产品的绿色低碳竞争力。
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杨佩佩 摄
当日,大会期间还举行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多家企业签订地质聚合物水泥、绿色矿山胶凝材料生产线、年产10万吨绝热隔音材料等5个项目,投资总计近7亿元。
朔州坚持把大会作为推动废弃物资综合利用合作交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建成晋坤改建年产1.5万吨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生产线、山西超牌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生产线等一批“硬核”项目,并推动高校院所与山西企业开展固废科研合作。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5-14 10:37
-
2023-05-14 10:39
-
2023-05-14 10:29
-
2023-05-14 10:16
-
2023-05-14 11:07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5-14 10:37
-
2023-05-14 10:39
-
2023-05-14 10:29
-
2023-05-14 10:16
-
2023-05-14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