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自然百宝箱” 探秘上海生物多样性

图说:今年在上海首次出现冬候鸟赤麻鸭,展品展现了赤麻鸭从青海嘉塘与上海之间的迁徙路线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下同)

鸟儿在树林间,欢快穿行;鸣虫在傍晚,自由歌唱;爬行类生物,夜间出洞散散步…..这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生境,并不是在乡间,它就在你家门前的公园绿地、滨江湿地或是湖畔水域中。今天上午,2021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月暨“我的自然百宝箱”展示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启动,上海都市森林里藏着的可爱小生灵们集体亮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正在让国际大都市与大自然息息相通。

从荒野到城市, “我的自然百宝箱”里藏着,上海拥有全国三分之一鸟类的自然奥妙,两栖爬行动物在郊区和市中心拥有的不同物候特征,城市炫目灯光给候鸟带来了迷途和困境……该展览充分结合上海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的研究项目,聚焦“城市蛙类多样性监测”和“鸟类误撞玻璃幕墙现象调查”,以自主开发的“听见万物”小程序等在线工具为协同平台,引导公众像科学家一样发现自然、观察自然、记录自然,助力城市野生动物多样性科学研究。

图说:上海地区多种生态环境的展示

“从今年春天开始,我们面向全社会招募‘公民科学家’,组成7支寻蛙小分队,利用周末晚间深入植物园、后滩、外环绿化带等地,寻找与发现两栖类生物的上海足迹。”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张伟博士的带领下,自2020年开始的“你好蛙”公民科学项目,在世纪公园进行蛙类遥感调查。今年,又继续开展蛙类的物候监测和多样性监测。“通过此类活动,上海公众深度发展了自己的自然科学爱好,同时也可以在科学方法的帮助下,更好地了解自然,爱护自然。”

图说:青海嘉塘保护地与上海月平均降水量对比

“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大会前夕,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生物多样性专题月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不应忘记我们都是地球生物圈当中的一个物种,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做出自己的贡献。”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通过视频送上对上海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期待。上海自然博物馆等26家单位还共同发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海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标签: 打开   我的   自然   百宝箱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