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话韧性城市建设:不是不能淹,而是不怕淹!
今年10月13日是第32个国际减灾日,2021年“国际减灾日”北京市主题宣传活动暨第三届“城市与减灾”学术交流会今天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就城市公共安全能力、城市洪涝灾害、地震预警服务等当前社会热点,共同探讨减轻城市灾害和提升公共安全的途径,宣传科学减灾理念。
“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北京市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建中介绍,北京是我国大陆东部历史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多灾种并存是我们面临的市情。鉴于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并呈现出链式效应、蝴蝶效应、放大效应,北京的韧性城市建设,还需重点考虑的是地震风险下的韧性城市建设,也就是地震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他提到,建设韧性城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要注重理念创新,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实现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走综合减灾的道路。二要注重科技创新,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各类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灾害风险排查、灾害情景构建、灾害风险防治和灾害应急救援等技术体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科技含量和精准化水平。三要注重机制创新,支持和引导全社会更广泛的专业团体、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综合素质。“只有这样,面对未来的灾情,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像一个健全的人,既有雄健的体魄,也有先进的思想理念。”
“韧性城市建设不是不能淹,而是不怕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程晓陶教授分享《极端天气的城市洪涝灾害应对策略》。对于现代水安全体系的发展,他指出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基于风险辨识完善应急预案。
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剑涛介绍称,到2022年底,将在全国建成由15605个监测站的地震观测网络,并配置技术支持与保障中心及3360个服务终端,形成中国地震预警网。
主旨报告结束后,十几位专家和企业代表还结合不同的主题,分享真知灼见,探讨减灾之策,纵论安全之道,传播减灾思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1-10-13 18:20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1-10-13 18:20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