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安忆③丨“从小说角度讲她写得很好,可是价值观和我是...

1990年代中期出版长篇小说《长恨歌》之后,王安忆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拿起来与张爱玲作品进行比较。《第一炉香》要拍电影,呼声最高、甚至是不二的编剧人选,当然也是王安忆。

王安忆曾在《世俗的张爱玲》一文中,写过自己对张爱玲其文的看法:

“张爱玲从不曾将自己放进小说中,扮演一个角色。因连她本身都是虚无的,不适合作世俗的小说的材料和对象。在她的小说里扮演角色的,多是些俗世里的人——市民。

最具俗世的特征的,怕就是上海了。香港也有一些,但比较夸张,更像是俗世的舞台,是戏剧化的俗世。《沉香屑第一炉香》与《沉香屑第二炉香》,这两则故事就要奇异一些。而发生在上海的故事,则更具有俗世的情调。”

△电影《第一炉香》

在普通读者这里,一个作家的“其人”总是很难与“其文”撇清关系,尤其以张爱玲传奇而坎坷的人生,简直是太好的讨论素材。但不管是在自己的文字中,还是在接受采访时,王安忆都不太愿意直接去谈论张爱玲的“其人”。她说了好几次“我必须假设自己是不知道作者的生平的”“我不能把她自己的个人材料放到文本里来讨论”,就像她在《世俗的张爱玲》开头所写的那样——

“说到底,认识张爱玲,是为了认识她的小说,因为于我们来说,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新闻晨报:您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张爱玲作品的呢?我记得1985年《收获》杂志刊登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阿城说自己读了之后惊为天人。您对张爱玲的阅读体验,有没有那么强烈“惊艳”的感觉? 

王安忆:我很早(读到张爱玲),好像远远不到1985年,但具体哪天我记不清。我在家里看到我妈妈的同事,也是她的朋友,借给她的一本台湾皇冠出版的张爱玲小说集,我当时就看了这一本。当然会觉得好看,因为五四作家都是不怎么关心日常生活的,日常生活是要受他们启蒙的嘛,这块东西不太会进入到阅读的视野。尤其是我们这些人在五四之后又接续了左翼的传统,对这一种生活,尤其是对上海市民阶层生活的表现非常少。而且她表现得又很雅致,那当然是觉得不错。但我也不至于像阿城那样觉得惊艳,我想这可能就是地域差异,阿城是北京人。

这一类写上海的小说并不是完全没看到过,以前也看到过,也有过。张爱玲是比较叙事性的,比如说当时那种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我觉得她从那边是有点传承的,当然她写得比他们更加文雅,比那一路要文雅。

但是对于我们上海人来说,这还不算是一个特别奇特的存在。然后我又听我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比我们要年长一些,他说1960年代的时候,他们家里面有一本书是扔来扔去的,这本书就叫《流言》,是张爱玲写的嘛,他说他就觉得很好。所以在上海这个地方,张爱玲虽然没有被宣传,或者进入大众阅读领域,可她也并没有被完全隔断,她也有自己的一些(民间的)角落。

新闻晨报:到现在,张爱玲算是您个人特别喜欢的作家吗?会特别关注她的出版或者研究动态吗? 

王安忆:我不是专门研究张爱玲的,我不能像陈子善那么喜欢她。我对她的那种热情,似乎也有点是被旁边的人给烘托出来的,没有太强的主动性。我在想,我真正对她关注或者说特别在意,还是因为我写了《长恨歌》以后,王德威给我写了一个序,又在台湾写了一些评论。他有一篇序,原来的名字叫“张爱玲后第一人”,后来他觉得这名字不太好,很多张迷看到了要生气,所以就改成了“张爱玲后又一人”。那时我才比较正面地去接触她的作品,考虑她的作品的价值。

新闻晨报:您1995年出版了《长恨歌》,从那之后起您的名字就经常被与张爱玲放在一起比较。我也看过您写的有关张爱玲的文字,但还是想请您说一下,从您的理解来看,为什么会有这种比较?您自己怎么看待这种比较? 

王安忆:其实《长恨歌》是1994年就写出来了,1995年出版的。台湾是最早注意到的,然后就给了我一个文学奖,获得茅盾文学奖已经是到了2000年。好像内地忽然之间出来一个张爱玲热了,其实之前,我在港台地区已经经常被跟张爱玲相提并论了。

我觉得她还是在过世之后,或者准确地说,在夏志清写了《中国现代小说史》后,大家才会注意到这个作家。因为她不是写了很多(作品),之前没有引起特别强烈的注意力也是有道理的。尤其在台湾、香港,又有琼瑶啊、亦舒啊,这样一批女作家出现。

最早(把我和张爱玲)放在一起就是王德威,而且王德威那么严肃地把我们放在一起,那就必须重视了。当我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海外、港台已经有大批的张迷出来了。尤其我后来认识了朱家姐妹,那么你就必须好好地看她,因为我想这种重视和迷恋不是一般性的,不是那么通俗意义上的。在我认识到张爱玲在文学上的地位之前,我其实还是把她当作一般的通俗小说作家看的。但是她有一个好看,她叙事,五四以后的那些左翼作家不太重视叙事的,而且她叙说的又是上海小市民的故事,这种故事又离我们比较近,所以说你看她的东西会觉得很好看。

△王安忆  丨杨眉 摄影

之后我就是开始要认真对待了,我得想人家都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王德威)这是一个重要的前辈,而且是给我的光荣嘛,不管我知道不知道。当你去认真读她的小说的时候,你会逐渐地认识她确实是有价值的。在五四的以启蒙运动为主流的小说以外,她的存在是有她的特定意义的。我刚才说了,她写的那些小民的生活,对像鲁迅啊他们来讲,完全是不重视的。她有一种对日常生活的书写,这些书写,在她同时代的哪个分类都嵌不进去。尤其她这个书写又是关于上海市民的,不是关于乡土的,在我们整个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里面,你很难把她嵌入最最主流的、革命的、正面的东西里面去。

然后你再去看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她有各种好处,这可能和我自己写作也有关系。这时候会觉得,人家说我和她的相像是有道理的,像王德威这么说是有道理的。第一个,我们都是写实派的,尤其《长恨歌》更是写实派,并且写作的场域又都是上海,都是都市。其实现在好像都市的职场、白领剧已经变成一个主流,在这之前,我们如何写都市生活是没方向的,中国的写作都是以乡村为主题的。还有她的语言(也很好)。

新闻晨报:我在看您和张爱玲小说的时候,有种感觉,就是安忆老师相对来说是一个更温和、宽厚的人,没有把任何一个女主角逼到“死无葬身之地”地步上去,没有那么残酷。这是跟作家的个人气质有关,还是说时代的关系?

王安忆:要用王德威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觉得我还是左翼的,可能跟我们受的左翼文学的教育也罢、共和国的教育也罢有关。就是当我们从启蒙出发,当我们把一个人唤醒以后,我们不会给他这样(不堪)的下场的。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和时代有关系。有句话,是张爱玲说的还是苏青说的,我记不太清了,意思就是生在末世,生活、人生都是在走下坡路。他们的这种心情,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去对各个历史阶段做评判,但我们这代人,生活在一个新潮开源的时代,人的气象普遍是向上的。我们这些人就在这个时代里面,应该讲是比较明朗的。

尤其我们这些人所受的文学教养,全都是旧的时代在腐朽下去,新的时代在曙光里面。你不管是看俄国的文学也罢,法国的也罢,英国的也罢,全都是这种气象。

新闻晨报:这些年来,不管是文学评论家还是普通读者,对张爱玲其人其文的评价非常多,延伸得也非常广,特别流行的比如“华丽与苍凉”这种。您怎么看这些评价?

王安忆:我是觉得好像已经很过度的解释和挖掘了,真的是很过度的解释和挖掘。我是视为一个社会现象。张爱玲成了一个华人地区都可以去谈的一个话题。我在想,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可以去谈这个话题。对于港澳来说,他们对她的背景,对她生活的年代,都是熟悉、了解的,我们可以共同谈的。对我们这边来讲,她也是一个中性的(人物),我觉得这可能正好是大家都能谈的事情。

△电影《第一炉香》

所以说,你想她一个人每五年要被人家谈一次,我在想她是睡也睡不安生。谈太多了,我觉得谈太多。(张爱玲诞辰百年)有媒体要来采访,我实在是没有话说,我都觉得该说的都已经说得透透的了,完完的了。

新闻晨报:您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世俗的张爱玲》。您说过一点,就是张爱玲是不把自己放进小说当中去的。比如她小说中的女主角的选择,跟现实生活中她自己的人生选择是截然不同的。您怎么理解这种强烈的反差?

王安忆:我做这些东西时,我都必须假设自己是不知道作者的生平的,这个假设是必须的,我不能把她自己的个人材料放到文本里来讨论。我就觉得张爱玲笔下的都市男女都是很精于计算的,你看她笔下没有一个爱情是没有利益的,都是需要计算的。

△电影《第一炉香》

但她偶尔也会露出一点点浪漫的情调,最明显的就是《倾城之恋》里面范柳原给白流苏打电话,和她谈诗经,我觉得这太不像范柳原了,倒是很像张爱玲。范柳原这样的一种人,他是不会谈诗经的,他要谈中国文化的话,他谈唐诗也可能,宋词也可能,但不会是诗经,因为诗经太质朴了。这种时候我倒觉得有一点像张爱玲自己出来了,但这只是我的猜测。

(如何看待她本人与她笔下女主角的选择截然不同?)她本人的选择,我不能够去评判她,我得假设我不像陈子善那么了解她。仅从她的小说里来看,我不晓得原因在什么地方。你看她的那些小说,尤其是《倾城之恋》。其实《倾城之恋》就是一场博弈,男的就是不想结婚,但是要和你搞一搞。女的就是说我不能让你先搞,我要先和你结婚,我得达到结婚的目的。但我不和你搞的话,你会跑掉;我要给你搞的话,你会看轻我。所以对于白流苏来讲,这场博弈是很艰苦的,想不到就是老天成全了她。所以这部小说我也喜欢,从小说角度讲她写得很好,可是这个价值观和我是不一样的,有点距离。

△电影《第一炉香》手绘剧照

(您是比较正的那种吗?)我可能还是受西方启蒙运动以后的文学影响,我还是会更加倾向于高级一点的情感。

新闻晨报:张爱玲笔下的女主角好像很容易被风趣或者说俏皮的男人给打动,当然他们外在条件也不会差,现在我们会称这种男人叫“撩妹高手”。您怎么看待张爱玲对这种“俏皮劲儿”的着迷?她在不同的小说中多次用过“俏皮”这个词。

王安忆:张爱玲笔下的男生会调情是肯定的了,但那时候的调情不像今天,总体来说还是含蓄的,不像今天说黄段子。但是其实张爱玲笔下,她对这些男人是不大喜欢的。比如说她写老了的调情的男人,说他们有钱的时候在外面生孩子,没钱的时候在家里生孩子,还是很尖刻的。所以说会调情不是她看重的第一品质,不是第一选择的品质。

△电影《第一炉香》

张爱玲好像是一个不太相信爱情的人,但是我觉得她笔下有一些男生,我个人觉得是有点动人的。比如说《留情》里的米先生,还比如《金锁记》里的童世舫,这些人全都是在五四的精神下面去开放了一下,然后碰了壁,觉得启蒙以后的日子也不怎么样,然后又回过头来想找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我觉得童世舫和米先生全都是在上一段特别开放的爱情里面受挫,然后回来想找一个保守的婚姻,但是在保守的婚姻里面其实也不快乐,就是比较低沉。

新闻晨报:很多描写上海故事的小说都被影视化了,包括您自己的作品。您认为“上海”这个舞台在不同文本中的魅力是什么?

王安忆:上海已经被严重地符号化了。魅力,每个地方都有魅力,相对来讲上海其实不太具备魅力,因为它是个商业城市,它的所有的我们现在赋予它的所谓的魅力,其实都是被我们包装过的,都是被我们包装出来的。

(比如怀旧的情绪?)其实上海很奇怪,它有什么好怀旧的,它那么短的历史。但是这对我来讲无可选择的,我又没别的地方,我只有上海。

新闻晨报:您创作过很多不同时期的上海故事,今后的创作兴趣可能在哪里?

王安忆:小说的兴趣是很难确定的,反正还得再写。其实我一直是这条路子上的,我不是个有想象力的人,我不像莫言那么有想象力,我还是很老实的。它必须和我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关系,然后我掌握的材料要比较详实,我才能够生发我的想象力。我的想象力是需要有基础的,要有一些比较扎实的核心。

新闻晨报:您会关注年轻读者对您作品的讨论吗?

王安忆:我好像从一开始就不太重视别人的说法,因为我觉得谁都没有像我这么对自己严格的,没有人超过我对我自己的苛刻的程度。但是我感到非常安慰,或者说是很光荣的,我就觉得到今天为止我的读者没有减少,还是不断增加。那么看来年轻人没有抛弃我,我还受到年轻人的喜欢的,因为读书人主要是年轻人,主要是年轻人在读书。

新闻晨报:您一直在复旦教书,和学生们的交流,会给您的创作带来什么影响吗?

王安忆:其实我很希望能从年轻人身上吸取一点东西,可以让我看到一些社会现象。去年我开了门新课,因为疫情我也不能到外面去了,只能在上海,就主动要求开了一门新课,开现实主义写作。他们交上来的作业我感到很意外,很好,因为你写的是要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所以你往往会选择他者的生活。

我觉得小孩子现在也不能说他们没有想象力,(但)想象力是需要周围的生活来培育的。就是我们社会里面那种暗示太强烈了。其实我们现在的声音是非常单调的,你从他们的写作里面就能看出来。他们听到的东西,他们听到的、得到的所有的资讯,你别看那么丰富,时时刻刻在看手机,可是其实非常单调,很单调。

我这次给他们开新课布置的作业,规定很严格,我说不可以写你近处的生活,你必须写你出生那一年的事情。我说你们到当地去找,我说不要到人民日报去找,就到你们当地的报纸上去找,因为他们是全国各地的人,这个限制反而使他们题材多了,反而让他们知道写什么了。这都是我在教学里面看到的一种社会现象。

→ 专访王安忆①丨“张爱玲笔下的乔琪乔,就是一个肌肉男”

→ 专访王安忆②丨“无论许鞍华来找我做什么,我都是会一口答应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孙立梅

标签: 专访   写得   我是   价值观  
来源:周到上海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