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金融系主任何平:市场不完备导致金融排斥,公私合营促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平在今日召开的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普惠金融对应的问题是金融排斥,市场不完备是出现金融排斥的最主要原因。

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就是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而金融排斥是指人们在获得主流金融服务时受到约束的现象,全球约有20亿左右的人口无法获得金融公司的服务。

针对出现金融排斥的原因,何平认为,从微观层面分析,在需求侧方面,低收入人群缺少必要的信用背书或担保抵押。他们没有大的资产和资本,劳动收入是唯一的信用支撑。但在金融领域,劳动收入很难成为有效的担保。在供给侧方面,服务于低收入群体或者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一般来讲它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

从宏观层面分析,资本和劳动的回报不对等会加剧金融排斥。如果预期获得高额回报,势必会推高资金成本。对于低收入人群或小微企业创业者,劳动回报是他们的主要信用支撑,然而劳动的低回报事实上又削弱了低财富人群的信用支撑。

何平提出,从风险识别和控制来讲,可以借鉴美国社区银行提出的关系银行,利用各种熟人雇佣关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重要的是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来降低道德风险。另外,利用诸如超市、娱乐超市、医院等银行合作方,形成代理银行模式来降低资金供求方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同时,利用非现场化、非现金化等现代金融科技手段,也可以降低普惠金融成本,达到供给侧层面成本收益的平衡。

何平认为,单纯依靠市场行为无法解决金融普惠产生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各国政府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公私合营可以撬动更多的私有资本从事普惠金融,充分发挥私有资本。同时公共资本由于它的公益性,可以降低整体的资金成本,而不需要人为压低私有资本的回报,保障私有资本的足够激励。如果私有资本长期获利、但公共资本不获利,也是不可持续的,可以通过税收等手段可以保障公共资本的可持续。

何平说,必须给私有资本足够的激励来解决普惠金融的效率问题,公共资本的参与是吸引私有资本参与普惠金融的关键,公私合作是未来克服金融排斥的最根本思路和方向。

标签: 金融   清华   金融系   系主任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