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青少年追捧的微短剧不能成为“数字咸菜”

微短剧是一种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剧,充斥着爱情甜宠、奇幻悬疑等题材,这几年迅猛发展。据北京日报报道,过去三年中,微短剧的年产量从几百部激增至几万部。

从需求端来说,这种迷你网剧因单集时间短、节奏快、剧情反转多,比较吊胃口,也比较适合学习工作快节奏、没时间欣赏较长篇幅的年轻人。同时由于微短剧投资少、制作周期短、播出平台多、商业变现方式多,更是受到了资本和网络平台的追捧。

然而这些所谓的“一箭多雕”的文化作品,到底有多少文化意义?

这些微短剧,剧本只求速成,拍摄不谈美感,剧情则是靠编剧“洗”出来,充斥着“虐心”“反转”“复仇”,呈现的往往是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极端故事,因此号称是“数字咸菜”。

但是不谈美感的拍摄,或充满俗套浮夸怪诞不着边际的内容,能有文化作品该有的艺术性吗?“数字咸菜”,可能有些味道,却不会有文化营养价值。它只是迎合着网络快餐文化消费。

从统计数据反映来看,微短剧的用户中,6岁到17岁的未成年人占到60%以上,对这些艺术观、世界观尚在养成之中的青少年来说,经常看这种浮夸低俗的微短剧,会拉低欣赏水平,缺乏了艺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震撼,那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很难得到升华。

2020年,国家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后台新增“网络微短剧”类目,并出台内容审核文件,把微短剧纳入监管范围。网络短剧虽然有不同于以往大片的传播规律,但任何文化艺术作品,提高人们的审美艺术情趣,丰富与发展人们的心灵是第一要务,这也是任何一个文化从业者该有的社会责任与良知,不能抛弃。如今这些浮夸低俗的微短剧,看似符合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因此能赚到大钱,但一味低俗下去,肯定行之不远,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是长远之道。

(钱江晚报评论员 项向荣)

关键词: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