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阳”了,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与焦虑?_全球热点


(资料图片)

最近,上海市民的心情有些复杂。有人为了“治未病”,竟然胡乱服药,损伤了肝肾,直接把自己送进ICU。这是给医生添乱,也给社会添麻烦!还有人,反复测核酸、做抗原,生怕自己感染了新冠,哪怕身体无恙,仍然怀疑自己是“无症状感染者”……其实,这些都是情绪“阳”了的表现,是心理诊断中疑病症的典型症状。同济大学兼职心理咨询师周文秀分析:疫情之下,很多人的恐惧被放大了,当这种恐惧没有及时引导和干预,就变成了难以控制的焦虑,再通过“买、买、买”——买药、买口罩、买抗原来宣泄这种焦虑。周文秀建议:非常时期,在防护我们的身体不被病毒感染的同时,也要关照好自己的情绪。

(一)保持乐观的精神,相信“风雨过后现彩虹”。

(二)保持轻松的心态,不要谈“阳”色变。不妨看看朋友圈里的“阳”,自己“阳”了也晒一晒,互相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掌握更多的科学医疗知识,不是重症,不随意拨打120,保护生命通道,珍惜医疗资源,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四)维持互助的社区生态,如果有多余的口罩、抗原、药物等,请施以援手,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

关键词: 不必要的

来源:上海黄浦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