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皖平代表建议:将善待动物纳入文明城市评比标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友善对待动物,折射出城市文明。

“当前友善对待动物尚未纳入文明城市评比标准。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全凭个人喜好,随之而来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年他拟提交《关于将善待动物纳入文明城市评比标准的建议》。

2022年教育部第一次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中小学服务性劳动范围,迈出了尊重生命教育的重要一步。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动物治理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社会文明的进步要求我们正视城市流浪动物治理问题,然而现阶段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赵皖平的思考。

赵皖平指出,除了饲养者不牵绳、不捡拾便溺之外,随意遗弃、投毒、虐待、残杀、滥食动物等行为仍时常发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立法宗旨和意义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但却并未将城市中的犬、猫纳入其中。近些年,一些虐杀动物的行为经常通过社交媒体放大,难免会给青少年留下心理阴影。

与此同时,因对创建文明城市的错误理解,部分地区城市管理者粗暴禁止、捕杀流浪动物和市民已在养之犬只,实与文明背道而驰,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上的伤害。

基于当前城市动物保护的现状,赵皖平呼吁将友善动物纳入为文明城市评比标准,推动创城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各种公共宣传渠道教育公众反虐待动物,革除滥食野生动物、伴侣动物陋习。

赵皖平建议,各级精神文明办公室在评选文明城市时应当将该地区和城市在善待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环境方面的表现作为测评指标,公开各城市在友善动物方面的工作情况,让公众参与和监督文明城市评比。并对滥用创文明的名义粗暴捕杀群众家养动物的行政行为的城市重新评定其申请资格,真正帮助建立起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文明的城市。

“一个社会对待待动物、孩子和妇女的态度,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赵皖平还建议,要严厉制裁滥杀滥捕虐待动物行为,通过多学科联动开展生命教育。

赵皖平告诉澎湃新闻,当前我国有关保护动物的法律主要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仅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尚未对所有动物进行保护,保护范围较小、条文零散,没有对虐待动物加以严格界定和管理,防范措施少,惩罚力度不够。他呼吁尽快制定《反虐待动物法》或《动物保护法》,在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可进一步制定《动物福利法》来有效改良人与动物间的不和谐关系。

关键词: 文明城市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