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央建议:改革高校长聘制,“非升即走”过渡成“非升即转”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主同盟”日前发布的消息,民盟中央拟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
(资料图片)
在这份提案中,民盟中央指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亟待优化:
一是高校师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师资学历结构不匹配。双一流高校师资学历普遍较高,但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没有结构性优势,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校正高级职称仅占14%。学缘结构单一、本土、低层次,部分高校吸纳较多本地毕业生,不利于拓展学术视野。年龄结构塔尖老龄化、塔基年轻化,据统计,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占比为38%,普通大学青年教师占比达60%。
二是高校师资聘任、管理与评价方式降低绩效。预聘—长聘制易引发青年教师急功近利行为,“短平快”的科研造成“量多质薄”。教师缺少管理决策权,学术研究常受到行政力量干预,教师群体自主管理空间过小。评价机制导致“重研轻教”现象改善有限,不少高校的评价依旧重视成果数量而忽视教学成果。
三是利益分配下的资源倾斜阻碍了教师职业发展。“学术山头”获得大量资源,造成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许多教师没有足够学术资源,影响职业发展。“人才帽子”改善有限,本土教师发展受阻,拥有“海外杰青”等帽子的教师资源、薪酬等都比本土教师丰富。
四是青年教师队伍社会实践参与不足。精英化学术教育轻视实践教育,许多教师没有实践背景,导致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错位。科研成果“包装精美,不接地气”,调研报告等实践成果在社会服务、成果落地上作用不够。社会实践并不是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致使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和动力不足。
对此,民盟中央从4方面给出了建议,包括建立师资交互式和共享化机制,促进不同年龄教师在大学之间的流动;将“非升即走”缓慢过渡成“非升即转”的人性化转岗机制;资源分配以能力而不以职务、帽子、关系为标准等。
具体而言:一是优化高校师资结构,构建合理的学历、职称、学缘、年龄金字塔。把博士学历作为招聘教师岗的最低要求,同时拓宽已有非博士学历教师进修渠道,中西部和地方高校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适当降低科研要求。在教师职称评定上留出灵活空间,以“评审制”代替“定额制”,分岗分类制定职称评定要求,考虑多渠道破格评审条件。避免本校博士毕业生“近亲繁殖”,努力吸引国际化师资作为学科带头人,丰富研究团队的学缘结构。建立师资交互式和共享化机制,促进不同年龄教师在大学之间的流动,不同地域间的高校以“流动学者”“虚拟教师”的形式鼓励师资交互和共享。
二是改革长期聘任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在评价和管理上给予教师自主空间。增加教学任务在绩效管理中的比重,拓宽学术研究的概念范围,制定科学的工作转换模型,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成效以一定权重转换成学术研究量。考虑高校教师的实际工作成效,将“非升即走”缓慢过渡成“非升即转”的人性化转岗机制。遵循“能不干预就不干预”的原则,减少行政对学术场域的干预,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管理权,简化高校行政机构。
三是以提高资源分配合理性为目标,健全教师职业发展和薪酬保障机制。资源分配以能力而不以职务、帽子、关系为标准,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讲座、国家项目、出国交流、学术会议等机会。制定人性化的薪酬保障机制,处理好事业吸引和待遇保障、惠及普遍和奖励优秀的关系,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专人专议”,探索建立年薪制。
四是政府、企业、高校合力推动教师社会实践参与度。政府从立法和政策上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以荣誉职位、兼职薪资等方式引导双向流动。企业主动寻求与高校合作,与高校建立产学研究基地,以项目式研究为依托,搭建理论成果与实践技术展示平台,推动产学融合。高校以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为核心,鼓励更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人事制度变革实现政事分离、扩大高校人事自主权、弱化编制管理。
关键词: 民盟中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3-02 22:15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3-02 22:15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