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海外资产危险欲回国-每日观察
绝大多数网友们对潘石屹这位富豪的态度都是比较消极的,此前还有不少网友都戏称,潘石屹长了一颗“美国心”。
确实,自从功成名就之后,这位潘老板一直都在想着如何奔赴美方的怀抱。这段时间,美方爆发严重的经济问题,当地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金融行业的暴雷也让不少美方富豪的资产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情况下,潘石屹似乎又有了回国发展的想法,但大家要知道,他曾携300亿举家赴美,今海外资产危险了又想回国,他倒是“想的怪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潘老板可能要回国发展
前段时间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就有网友称潘石屹在这家银行存了不少钱。
硅谷银行破产之后,潘老板遭遇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得知传言之后,当事人很快在微博上作出回应,声称自己和妻子都没有在硅谷银行办理存款,甚至没有开户。
当时他的微博IP地址显示的还是美方,可见他仍然滞留在美方。然而这段时间,他的IP地址却变回了北京。不少网友们在看了之后,都纷纷猜测潘老板是不是又要开始当墙头草了。
当初看着美方发展势头大好,就想方设法要跑去美方。现在美方不行了,就又想回国发展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像潘石屹这样的商人,就算他真的要回国发展,国人也不会轻易接受他、认可他。
一心一意想着移民美方的商人
早在二〇一四年的时候,潘老板一家就有了移民美方的想法。从这一年开始,他和妻子张欣就在不断变卖名下的房地产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积累了大笔资金。
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们就将资产变现到300多亿。
有了这笔资产之后,妻子张欣率先带着两个儿子移民美方,成功拿到美方绿卡。
当时很多人都在猜测,认为潘石屹很快也要移民美方。毕竟他们一家4口当中有三个人都走了,他又有什么理由继续留下来呢?
然而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他却大言不惭的表示自己不会走。还称自己是中国人,就一定会在中方好好发展。
结果说出这句话没过几年,他的常住地址就变成了美方。至于他有没有更换国籍,我们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但从他们一家人的态度来看,不管潘老板有没有加入美方国籍,这对于我们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祖国并没有太多感恩之心,反而更感恩那个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的美方。
国内发生自然灾害之后,我们很少听说潘石屹一家的捐款信息。此前有网友在网上批判潘石屹,认为他没有尽到一名企业家应尽的责任。
其他的企业家,比如说曹德旺、马化腾等人,一直都在尽自己努力做慈善公益,积极承担自己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而潘老板就像不存在一样,不管是疫情爆发还是火灾洪灾,都没有办法动摇他的小金库。网友们说他抠,说他没有责任感。他本人对此不置可否,不愿意做出相应的回应。
但他的儿子却看不下去了,只知道眼前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自己想捐就捐,不想捐谁也管不着。
因为这件事情,网友们对潘石屹一家已经没了什么好印象。
后来潘老板为了儿子的升学,直接给美方的两所顶尖高校捐了巨款。在国内对这些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他还为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自己捐款给这两所美方高校,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也不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在美方人民心目当中的地位。
他只是单纯的想帮助那些在美国留学的贫困生,希望他们能更好的继续自己的学业。
不少懂行的网友们听了之后都觉得非常扯,毕竟能进入哈佛和耶鲁的中方留学生,背后不是有着国家有关基金的经济支持,就是有着强大家庭实力的支撑。
他们根本不需要潘石屹为他们捐款,这完全就是多此一举的行为。与其把钱捐给这两所美方高校,倒不如捐给我国的清华北大。
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之所以要大手笔的给这两所高校捐款,就是为了解决儿子的上学问题。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毕业于哈佛,一个毕业于耶鲁,身上都有着名校光环。那我们都知道,名校光环的背后,其实是潘石屹可观的财力,而不是他们的能力。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5-06 11:18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5-06 11:18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