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精细化管理、打造“五个一批”示范亮点……上海垃圾分类将采取这些措施 全球头条

为更好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引导市民固化垃圾分类文明习惯,今年,上海将进一步锚定目标,聚焦重点,围绕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动垃圾分类向“上海模式”2.0时代迈进


(相关资料图)

今天,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将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打造精品示范居住区、完成可回收物“沪尚回收”标识更新、建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等

打造“五个一批”示范亮点

随着居民对投放环境期望的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投放体验,展现源头分类新面貌,今年将通过打造“五个一批”示范亮点,让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更好地融入日常

按照2022年新颁布的《垃圾房技术要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要求》和以往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管理规范》等技术标准,推动一批老旧破损、功能不健全的生活垃圾房提标改造,打造一批标准化垃圾房

按照分类管理精细化、投放环境精致化、科技赋能精良化、回收服务精制化、特色亮点精品化的“五精”标准,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

按照“沪尚回收”可回收物视觉标识,全面提升可回收物体系整体形象,今年率先打造一批“一区一品”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

在往年五角场下沉式广场、上海动物园等场所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试点的基础上,鼓励各区推进结合区域风貌特色,总结推广经验,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精细化分类公共场所示范区域

整合全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等科普资源,融合运用3D云浏览等技术,打造一批市民线上线下垃圾分类科普体验线路

加快提升资源化、减量化水平上海生活垃圾已全量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2022年初上海规划新增7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其中4座已开工建设,进一步补强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

今年,对标绿色低碳、高效利用、资源循环等高质量发展要求,将继续加强探索创新:推进深度资源化

开展湿垃圾有机质利用、沼渣高值化转化等技术研究与应用

强化资源化利用产品推广应用,通过对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累积效应进行监督评价,拓展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在滩涂土壤改良、林业、绿地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以贯彻落实《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为契机,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或模式

促进全程减量化

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念

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落实旅游住宿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餐饮服务业限制使用一次性餐具,快递、电商等行业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加大绿色包装推行力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来源:文汇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