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肺癌诊疗取得长足进步 专家:基层差异等问题仍亟需解决
【资料图】
东方网5月20日消息: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中国癌症报告显示,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6年新发病例82.81万例,死亡约65.70万例,肿瘤生存率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5月20日,辉瑞“相愈十年 赛领生机”—肺癌精准诊疗十周年全国峰会落幕,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建英教授等多位肺癌领域知名专家受邀参会。与会专家围绕十年间肺癌精准诊疗领域发展、肺癌慢病化进程,以及肺癌诊疗规范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也对新时代下肺癌精准诊疗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会议透露,近十年,随着肺癌分型理念的普及,EGFR、ALK、ROS1等靶点被相继发现,更多创新靶向药物进入临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肺癌患者获得了更多的治疗方案选择,部分患者,如ALK及ROS1阳性NSCLC患者总生存(OS)得以极大延长,肺癌也逐渐步入慢病化管理时代。
从2013年全球首个ALK抑制剂到2022年首个第三代抑制剂,十年间,多款ALK靶向药物在国内获批,吴一龙教授以主要研究者身份,参与多个国内外临床研究。他认为,我国的肺癌诊疗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精准诊疗理念得以推广,患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获益。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精准诊断帮助患者进行肺癌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接受一代ALK抑制剂序贯治疗的患者可以获得超过7年的长生存,而在ROS1阳性患者中,一代抑制剂序贯治疗可以实现超过90个月的总生存。”吴一龙教授表示,“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国家医保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患者能够进一步减轻诊疗过程中的经济负担,这些创新药物也能更广泛的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中得到最优的利用,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真正的改变。”
我国肺癌诊疗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面临关键问题亟需解决。“基层地区肿瘤疾病认知、诊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患者疾病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由于地区收入水平的差异,治疗中的经济负担对于来自基层的肿瘤患者更加沉重,他们能接受的治疗方式也更加单一,靶向治疗率低,患者生存率难以提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峻岭教授提到:“在肺癌的诊疗中,帮助基层患者获得规范化、均质化诊疗并减轻患者诊疗中的负担,成为帮助患者提升全方位关爱和综合管理体验的关键所在。未来十年,肺癌的诊疗将更加闪耀人文关怀的光辉,以科学和精准为患者带来抗击癌症的决心。”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5-20 17:25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5-20 17:25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