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三夜:Z180次列车乘客走出安家庄

7月29日,何萱在甘肃酒泉站坐上Z180次列车前往北京。那时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出发前一天抢到了这张“很难抢”的车票。在她的计划里,7月30日上午可以到达北京,然后在市区找合适的房子租下来,8月2日入职新公司。但8月2日上午,公司的HR一直没有联系到她。

受到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出现严重水害,Z180次列车在途中迫停。食物饮水短缺,手机信号丢失,何萱经历了此生难忘的四天三夜。


【资料图】

何萱的车票分为两段,她觉得自己买到车票是非常幸运的。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何萱的车票分为两段,她觉得自己买到车票是非常幸运的

暴雨的围困

7月28日,何萱的北京号码收到了一条市防汛办的提示短信:“29日晚至31日,预报我市有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倡导市民出行,不到山区游玩……”她确认了自己乘坐的列车讯息,发现仍为正常运行,便没有想太多。

7月28日周五晚,何萱收到市防汛办的短信提醒,预警在此后两天不断升级。

7月29日,酒泉没有下雨,列车运行似乎一切正常,窗外也没有极端天气。晚间何萱在卧铺休息,第二天(7月30日)一早九点多,她发现列车停了下来。列车原计划9:55到达北京西,何萱当时想着应该快到站了。然而一问才知道,列车还在宣化到北京的途中,她当时更想不到,这一停就是漫长的等待。

延误发生之后,乘客就纷纷开始联系家人朋友报备现况,当时列车上还能收到信号。何萱留意到一位老太太的电话那头,女儿已经开始痛哭,自责没有为母亲购买更昂贵的机票。

据何萱回忆,一开始车厢内并未广播具体情况解释停车原因,只有乘务员在被乘客询问时答复说“路走不通了”。到7月30日下午,趁着手机还有信号,何萱拨通了110、12345、铁路部门的电话进行求援。“不确定外界知不知道我们困在这里,能想到的电话都打了。”大概原地迫停到第九个小时,乘务人员告知乘客路断了,列车无法运行,接到命令让大家原地等待。

列车迫停时,何萱看到的窗外景象

九个小时,窗外雨已经越下越大,车厢内越来越闷热,哪怕会有雨滴砸进车厢,还是有不少乘客为了透气打开了窗户。一天都没怎么吃东西,何萱开始感到饥饿和疲惫,也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车上餐食已经严重不足,乘务员冒雨徒步到周边的村庄购买火腿肠等基础物资背回列车,一开始是原价销售,再后来免费发放。饮用水也告急,乘客开始彼此提醒节约资源。

夜间恢复行车已无可能,何萱抱着第二天能好一些的希望让自己入睡。然而一夜暴雨,7月31日醒来时,她看到列车两侧的山路出现滑坡,路面积存的雨水如洪水般下泄。何萱的窗外正好有一个“决口”,她有点慌了。

31日中午12点左右,乘务员通知大家带好贵重物品,把行李箱留在车上,准备下车转移。

这时何萱已经很紧张了。该带什么物品下车呢?电脑、护肤品,这些真正意义上的贵重物品,何萱都塞进了行李箱留在车上。她和在车上结识的其他几位乘客放进随身包的东西是干果和水,还有列车上发放的唯一一根火腿肠,甚至连衣服也没带。

到下车这一刻,列车已经原地停留了近28个小时,几乎等同于何萱正常情况下乘坐Z180次列车从酒泉到北京所需的时间。

避难所的饥饿与互助

900多名乘客在雨中沿着铁轨一路向前,他们的目的地是安家庄村。这是一个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最西端的小村落,109国道和丰沙铁路穿村而过,村南就是大名鼎鼎的永定河。

虽然仍要面对未知,但何萱觉得大家下车时状态还不错。“在车里实在闷得太久了,能动一动走一走,总比原地待着干等要好。”

何萱站在铁轨上,两侧是奔流的雨水,数不清的树木被冲垮。有一处水流很急,而且已经几乎没过了轨道。

因为心里慌,何萱走得很快,和朋友走着走着就到了队伍的前列。进村的路上一路泥泞,水已经淹到何萱的小腿肚。7月31日,她到达安家庄村礼堂的时候,大概是下午一点左右。

沿铁轨前往安家庄村的乘客们

何萱到得比较早,和同行的乘客在座位上坐下。随着人越来越多,所有的过道和空地都挤满了人。

在礼堂外,天越来越暗,雨还在不停地下。食物、饮水仍然是最大的痛点。可饮用的水源奇缺,啤酒反倒有不少存量,原因是村里有一小片啤酒广场。免费供应的啤酒成为乘客补充能量的一大选择,但毕竟难以果腹。

村委的工作人员和列车员向本地村民借来小锅煮粥、煮鸡蛋,还想办法收集到一些酸奶和香蕉。这些都一轮一轮发给乘客,共同的原则是老人和孩子优先。

27岁的何萱最后排队只领到一小碗粥,她也注意到,为了让更多人可以领到食物,香蕉在发放时被切成了两段。

乘客在安家庄村的礼堂内

据媒体报道,安家庄村人口不到300人,老人居多,安置近千名被困人员有一定压力。大部分乘客被安置在礼堂和学校,还有一些住在村民家中。

礼堂并不大,窗户大概也只有六七扇。人一多,室内又是一个极其闷热的环境。有位置的人坐着,没位置的人或是席地而坐,或是倚在角落,也有的直接躺在地上,何萱觉得好像又回到了车厢里。室内空气闷热而湿重,有孩子在呼喊“妈妈”,也有老师在为发烧的孩子四处求药。

何萱和同伴买到的速冻水饺

周遭开始时不时出现争吵的情况,何萱和几位同伴聚在一起凑成一个11人的小团队,觉得必须要自己想办法自救。

7月31日下午,他们在几乎已被扫空的小卖部里翻到了几包速冻饺子,全买下后找村民借灶借水,煮熟端回了礼堂。

“饺子端回来的时候大家看到眼睛都绿了,实在太饿了,碗、瓶子、盖子,都递过来。”在那个时刻,何萱感到拒绝是最艰难的事,但也顾不得太多体面,只能先顾好自己的小团体。那是她几天时间里第一顿还算像样的饭。

从列车上匆忙下来,大家带的衣物都不多,环顾礼堂,唯一能够御寒的,就是几扇窗户上悬着的红丝绒窗帘,还有遮光布。这些最终都被卸了下来。何萱和几位同伴拿到其中一条,盖到身上,希望夜里坐着休息能暖和一些。

8月1日凌晨两三点,大家实在坐不住了,商量着找了一块窗边的空地,把帘子从“被子”转换成“褥子”垫在地上,勉强躺下休息。

睡眠是一种奢侈,何萱大概睡着了两个多小时,已经觉得非常难能可贵。

五点多天一亮,礼堂里就逐渐喧嚣起来,躺在地上的何萱头顶和身边不断有人经过。已经到了8月1日早上,何萱一醒来首先面对的就是饥饿。那根在列车上发放的火腿肠,她每次拿出来只敢咬上一口,身上的水也只能一点一点小口喝。

8月1日下午,小团体又在村子里四处寻觅,最终在一处小摊找到几包火山石烤肠,这些无法直接食用的餐品成了漏网之鱼。村里没有水,没有电,帮忙煮饺子的村民家里煤气告急无法再提供帮助,何萱和同伴们又挨家挨户问,最终找到一位慷慨的大爷,愿意帮忙煮烤肠,还接纳他们晚上在家留宿。“在那个时候,人家不帮你是本分,帮你真的就是大恩。”何萱回想起来仍然感激万分。

由于缺水,煮烤肠也只能雨水来煮。为了做好饮水的储备,他们又捡来十几个空瓶,灌满雨水去大爷家里烧开。团队里一位大哥还提议买来小卖部里余下的一些盐和红糖,以保证电解质的补充。

8月1日下午,雨渐渐停了。一架直升机来到村子上空,Z180次列车的乘客等到了物资空投。雨衣、矿泉水、干脆面、鸡爪……物资聚集起来之后,乘客们多多少少领到一些,能解燃眉之急,但仍是杯水车薪。

空投物资的直升机

空投的物资

物资到了,也就有盼头了。

“Z180次列车900多名旅客一切平安。”8月1日21时20分,安家庄站站长林景垠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向外界报平安。

走出去,走出去

8月1日已经有人选择徒步离开安家庄村。雨停之后,走到有信号的地方求援成了许多乘客心中的可选项,尤其是青壮年乘客。这天晚上,也有消防和武警官兵徒步来到了安家庄村。

询问后,何萱得知一队是走铁轨进来,另一队是沿公路进入。“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十几个人两排坐在地上,喘着粗气,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当时鞋也脱了,脚底都泡白了,累得不行。”走铁轨的消防人员徒步7个多小时,了解两队人经过的路况后,何萱判断公路是更好的选择。

“几乎所有人都在商量,走还是等?”那天晚上好像所有人打招呼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走不走?”何萱所在的小团队内部商量后,决定只要第二天天气允许,4个年轻人就结伴出发。

何萱心想,既然消防和武警能走进来,那就说明还是可以走出去的,“当时真有点像生死抉择,不管走还是留都是未知的。天气状况怎么样,路上会不会塌方,都不知道。”

何萱在路上看到损毁的车辆

之前为了方便,何萱下列车时穿着洞洞鞋,显然不便徒步。所幸小团队里最年轻的男孩趁着8月1日下午不下雨时,回到列车取回了行李箱。他把箱子里的四双球鞋拿出来分给大家。

2日一早七点半,何萱把自己37码的脚套上超厚的球袜,塞进41码的球鞋,鞋带系到最紧,4个年轻人带上十根烤肠,一块出发。他们的大件行李,则暂时留在了列车上。

没有人知道前路如何。由于村里没有信号,滞留的乘客无法获取已经离开的先行者们的消息。往外走时,何萱一路乞求不要看到往回走的人,只要没有回头的人,就意味着向前走是可行的。没有导航,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地,只有一条路,只有往外走一个念头。

何萱越走心情越沉重。尽管自己是受困人员之一,但由于信息闭塞,她一直不知道“杜苏芮”引发的灾情究竟到了何种程度。在路上,何萱看到冲毁的树木、桥梁、房屋、汽车,她的形容“满目疮痍”。

何萱见到的受灾景象

渐渐地,何萱开始见到救援队,见到志愿者,见到挖掘机。有人说:“再走5公里就有信号了!”过了一会,又有人说:“再走3公里就有信号了!”

何萱徒步离开的路上经过受灾的村庄正在发放物资

走了大概4个半小时,一位救援车司机表示可以载何萱四人一段,最终把他们放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在车上,几个年轻人一直拿着手机,期待信号的出现。一有信号,大家就赶紧给家人发消息报平安。发完消息,他们紧接着拨打一个又一个电话。

这些号码是还滞留在安家庄村的乘客告诉他们的。失联已经超过48小时,乘客最紧迫的诉求就是“请一定帮忙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4个人打了十几个电话,在何萱眼里那都是大家的托付。“这种时刻真的只能依靠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彼此守望相助,其他都是虚无缥缈的。”

何萱和11人小团队中的其他所有人之前都不认识,但现在聊起过去几天的经历,她所称呼的都是“姐妹”“弟弟”“大哥”。

顺利脱困后,何萱和姐妹选择先在门头沟一家旅馆歇脚休整。据媒体报道,8月2日12时左右,因暴雨滞留在安家庄站的300余名Z180次列车旅客,在消防队人员带领下,经公路安全离开安家庄站。当日,还有300多名身体条件较好的青年旅客,自愿自行沿公路或铁路离开安家庄站。

所幸,选择“等”的人也没有等待太久。据北京日报报道,8月3日凌晨,最后一趟临时列车开出,因暴雨受困的K396、K1178、Z180三趟列车旅客已全部脱困,安全抵达北京城区。

(文中何萱为化名)

关键词: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