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实验室:集众智助发展

“随着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宁夏的产业发展正积极向数智化、低碳化和自动化方向转型,关键领域科技创新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选题。”近日,六盘山实验室副主任刘海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六盘山实验室内的车间。赵雅芝 摄

走进位于宁夏银川市经开区的六盘山实验室,车间内,一排排精密检测仪器与高端装备有序运转,研究人员正在专注地进行数据采集与设备调试。

据介绍,六盘山实验室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宁夏大学及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共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开展高端控制阀及智能控制器、智能铸造及装备、先进智能工艺装备、智能制造工业软件、高端特殊材料、新能源装备六个方向研究。

苏宝强在查看检测结果。赵雅芝 摄

六盘山实验室依托“阀门再制造形性调控机制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重点围绕自动化拆解、智能前处理、电弧/激光熔覆增材形性调控等核心环节展开研究,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这些创新不仅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还能降低能源消耗,推动产业由传统“制造”向以数据驱动、智能运维为特征的“智造”模式转变。

科研人员是“医生”,废旧阀门是“患者”。六盘山实验室研发工程师苏宝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了再制造的过程:“我们先对废旧的阀门进行智能检测,看它是否符合再制造条件。如符合条件,我们就对其进行拆卸、清洗和表面处理,然后研究使用什么样的工艺和材料对它进行修复和提升,将它附着在原来的机体上,通过性能评估,确保它在修复后超越新品的性能,实现修旧胜新。”

六盘山实验室不仅注重关键技术的创新攻关,还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研发新体系,以项目为纽带连接高校,解决关键技术所需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点。

白红存在工作中。赵雅芝 摄

秉持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实验室柔性引进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宁夏大学教师白红存正是其中一员。2024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围绕固态储氢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储氢先进装备,为氢能的高效利用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六盘山实验室为我们这样的柔性人才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氛围,完备的实验条件打破了校内无法大规模生产应用的限制,让我们的理论成果真正落地生根。”白红存表示,这一柔性引才机制,不仅拓展了实验室的研究边界,也为破解更多行业“卡脖子”难题注入了持续创新的智力支持。

关键词: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