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研发速度:成果变身生产力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随着选派“科技副总”到企业、举行产学研用合作对接活动,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象牙塔”走到车间、矿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教授住进企业攻关

再过2个月,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首条水陆两栖应急保障气垫船就要下线。

“如果不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团队常驻宜昌与公司联合攻克关键技术,我们的产品不可能这么快投入市场。”中南鹏力副总经理马刚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海洋雷达,已深耕十余年。去年,根据市场需求,公司想生产水陆两栖应急保障气垫船,找到国内研发实力顶尖的哈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双方一拍即合。1个月后,哈工程的8人团队来到宜昌,住进了中南鹏力提供的公寓,全心合作研发。

哈工程的涂建军教授说,此前该团队已有比较成熟的小型水陆两栖气垫船研发经验和技术储备,但是中南鹏力的产品要求“船体客位更大,特殊时期跑得更快”,在装载人数提高20%的情况下,速度还要提升25%。为了减少沟通成本,合力突破技术难点,该学院研发团队常驻宜昌,成为中南鹏力的“编外员工”。

目前,这款水陆两栖应急保障气垫船已完成在冰面、水面、滩涂及沼泽地等复杂环境下的行驶测试,可应用于多种应急救援保障场景,已有意向需求客户。中南鹏力与哈工程大学船舶学院将共享项目收益。

为技改争分夺秒

9月9日,刚完成与湖北中油科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签约,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戴亚文就带领团队赶往中油科昊厂区现场考察。

中油科昊位于荆州,是一家专业生产油田特种作业车辆及油田配套部件的企业,生产的高压管汇等产品用于石油和页岩气开采。

“产品智能化一直是公司的短板,企业技改推进慢,太需要专家来带领我们开展‘技术革命’了。”戴教授团队的加入,被中油科昊副总工程师赵华形容为雪中送炭。

赵华说,在油气开采作业中,因冲蚀等原因导致高压管汇易损,每半年就要将管路拆卸检查是否有渗漏,即耗时又费力还花钱,维护成本极高。戴亚文团队将与中油科昊共同开展高压管汇无线传感器的开发,利用无线传感技术对管路进行实时检测,仅直接成本就可降低30%。

“我们将抓紧研发,预计半年内这项技术就可以投入使用。”戴亚文告诉记者,学校十分支持科研人员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已做了许多成功探索,与襄阳多家企业进行了装备智能化、信息化研发合作。

据省经信厅初步统计,截至今年6月,2020年选派的“科技副总”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89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159项,为企业培训人才7454人次。

标签: 速度   研发   加快   成果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