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松江再添3个“市级示范”,有你的家乡吗?

绿树掩映、村道整洁、民居错落,近日,松江区田黄村、打铁桥村、横山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进一步壮大松江美丽乡村队伍。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塑造美丽人文,松江迈入高质量发展乡村的新阶段。

环境提升美丽“转身”

墙面粉刷、道路提升、河道疏浚,一年来,位于泖港镇的田黄村迎来美丽蜕变。“刚到田黄村时,这里整体面貌比较陈旧,房子年久失修,村道狭窄破旧。”谈起田黄村的变化,驻村近一年的张洁深有感触。这一年来,通过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田黄村实现美丽“转身”。“现在的田黄村令人眼前一亮,村民常说村里变美了。”张洁欣喜地表示。

近处村容整洁,远处绿树成荫,毗邻松南郊野公园的车墩镇打铁桥村,如今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山水诗”和“桃花源”。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居环境,打铁桥村以规划先行,实施垃圾分类、污水纳管的同时,对河道水面、道路地面、农宅墙面、房屋顶面等进行整体设计与改善。如今的打铁桥村,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村庄变得更美。

美丽“变现”业强民富

“美丽乡村”美在好生态、好风景,也美在岁稔年丰、业强民富的好“丰”景。

佘山镇横山村身后的横云山是松江“九峰”之一,满眼翠绿、自带“诗和远方”气质的横山村成为“都市后花园”。

横山村因山而美,同样也因山而富。纳米魔幻城、深坑酒店、蓝精灵乐园、天马高尔夫球场等优质项目纷纷落户于此。为了实现村级联动发展,近来横山村又联合微笑草帽乡村发展集团,打造横云山居科创园。据了解,项目将以横云山和横云山居为圆心,盘活闲置民居,引进乡村创客,打造横云山文化赏析、亲子乐园、乡村游玩等多种复合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走廊”,进一步带动村级发展。

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美丽资源”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靠近镇区的田黄村,农业土地较早开发,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旅游观光,田黄村的农业产业化接“二”连“三”。其中,水稻种植、大闸蟹、禽蛋养殖等“一产”“二产”蓬勃发展,以吾舍农庄、泖田湿地、格林葡萄园等为代表的“三产”旅游同样生机勃勃,有力推动了村域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就业。

乡愁可寄振兴可期

传统古朴的乡村是不少人的乡愁。在田黄村新设立的村史馆,村里老人夏国荣不时要来走走看看,因为村史馆里那段围垦筑田的历史以及延续至今的泖田文化,是他们这一代田黄村民的集体记忆。

田黄村所处的万亩泖田,是由淤塞后的松江“三泖”之一的大泖围垦而成。当时泖田水患频发,勤劳的田黄先民们在此艰难谋生。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修农田水利,开挖建设河道,才有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万亩泖田,如今也成为松江重要的产粮区。

围垦筑田成为历史,村域内现存的泖田湿地、村民世代传唱的泖田山歌,仍是泖田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了留住这段历史,田黄村工作人员走访村内老党员、老村民,查阅《泖港志》《五厍志》等历史资料,打造“泖田记忆”村史馆,记录展示了泖田变迁,也留下村民的集体记忆和乡愁。

回得去的故乡,才有看得见的未来。打铁桥村是“老来青”大米培育者、水稻专家陈永康曾经耕种过的地方。为了更好地传承农耕文化,打铁桥村同样把相关历史和传统的农耕器具请进了村史馆。如今,陈永康的曾孙陈军,也在打铁桥村传承与开发农耕文化,以绿色技术种植优质松江大米,并与区农委开展产学研合作,精心培育“老来青”的同时,还由“一产”带动“三产”,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开发。村庄历史文化的挖掘让人们乡愁可寄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内在动力。

关键词: 美丽乡村

来源:上海松江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