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化不该是作家的唯一追求

电视剧《人世间》的热度还在上升,连带着原著小说的销售量也上升了,势头甚至比2019年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时还要猛。作家梁晓声也因此频频出现在短视频和新闻报道中,而上一次关于他的热搜还是在多年前,他给文化下的一个定义:“根植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多少感到一丝悲哀,文学被看见,是因为它“触电”“触网”,作家被看见,是因为一句可以用到鸡汤文里的名言警句。但从乐观的角度来说,这又是一件好事,正如有评论者所说,《人世间》的成功是“文学与影视的双向赋能”。

这确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现象:影视创作乐于借助名家名作,金庸的作品如此,四大名著更是如此。而当代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成了一种荣耀,能否被反复改编和拍制,也成了判断一部文学作品优劣的一个标准。网络小说更是影视剧的热门选题,不能被影视公司盯上,都没有资格叫作大IP。图书销售也多以此为卖点,书的腰封上经常会写着“某某著名演员主演影视剧原著小说”的字样。

关键词: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