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速讯:【健康】警惕!长期疲劳,可能致癌!10个建议教你正确“自救”→
累,是很多人的一个日常感受。一天下来往往容易感觉浑身没劲、没精打采、爱打瞌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总之就一个字,累!
【资料图】
长期疲劳,会带来许多健康隐患。说话有气无力、食欲差、不容易入睡……这些是身体在提醒你:要休息了!因为长期疲劳,不规律作息,真的会致癌!
女性:易患乳腺纤维瘤、子宫肌瘤等;男性:好发肝囊肿、甲状腺瘤等,严重者可致癌变。
从疲劳到癌症只需4步!
1.轻度疲劳表现:总想打哈欠、伸懒腰,说明已处在轻度疲劳状态。改善方法:深呼吸,吃少量甜食,以增加血液中氧气浓度及提升血糖值。
2.深度疲劳表现:心情抑郁、没胃口、便秘、睡觉时磨牙。改善方法:放慢工作节奏,每周最好做3次锻炼,睡前泡个热水澡使身体放松。
3.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表现:肩、背、腰等部位持续性疼痛,也可能长期出现头昏、失眠、口腔溃疡、胃部疾病、便秘等。改善方法:尽早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4.诱发癌变防止癌变,一定在疲劳进展到第三步之前消除它,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
长期疲劳除了癌症还会引发这些病
1.免疫力下降过度劳累使人的气血耗损,血液运行不畅,直接导致人体抗病免疫力快速下降,就很容易出现感冒等情况。
2.肾病人在疲劳状态下,加上工作、精神紧张,特别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腰酸腰痛、腿肿、眼睑浮肿、蛋白尿,甚至导致血压升高、头晕等表现,最终发生肾脏损害。
3.肝病过度劳累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使人体更容易患各种疾病,包括各种肝炎病毒感染;而长期熬夜则会令肝脏功能紊乱。爱护肝脏必须注意休息与睡眠,成年人正常睡眠时间应为6~8小时。
4.心脏不适劳累过度对心脏自然不好。过度劳累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也会跟着增加。如果短暂缺血缺氧的话,就会引起动脉血管痉挛,加重心肌缺氧,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塞。
5.脑卒中经常熬夜、加班,发生卒中的风险会更高。如果本身是卒中的“高危人群”,比如高血压人群,再劳累、熬夜,很容易让血压骤然上升,导致脑卒中。
6.眼出血眼睛里的血管非常细,也特别脆弱,工作强度和压力一旦让眼睛感到紧张,就容易发生血管过度充血,血管就容易爆裂出血。
眼睛出现红血丝,建议进行冷敷,让血管收缩,防止继续出血,48小时后可以改用热敷,减轻红眼症状。
7.咽炎咽炎一般是病毒或细菌入侵咽部引起的。而劳累和压力就是咽炎的“助推器”,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和生活不规律,极易打破身体常驻菌的平衡,导致免疫力下降,细菌就会乘虚而入,诱发咽炎。
8.带状疱疹带状疱疹虽然好发于老年人,但年轻人、中年人同样会得此病,发病往往是在比较疲劳、免疫力较低时。
这份抗疲劳攻略请查收!
1.多吃新鲜蔬果多吃水果、蔬菜、菌藻类,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抗压食物,远离快餐等增压食物。按时吃早餐,早餐可以让人维持较低的压力水平。
2.摄入充足的水分当人体缺少水分,血液就会开始变稠,并且不能将养分输送到各个器官,人就会感到疲惫。因此,每隔两个小时就应当摄入至少250毫升水,避免身体出现缺水症状。
3.避免在午后摄入过多咖啡因研究表明,每天摄入200~300毫克咖啡因(2到3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会使人的精力更加充沛。但如果午后摄入过多咖啡因,人体难以在睡觉之前将其代谢出去,则会严重影响睡眠,使你第二天感到疲惫。
4.每天走1小时每周至少三次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每次持续0.5~1小时,有助于恢复正常血流,产生热量,提高代谢,为身体补充能量。
5.脸上喷点水可以选择淋浴放松一下,如果没有条件淋浴,往脸上喷些水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6.做做深呼吸工作量增大时会感觉压力大,这与此时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和血糖下降有关。花5分钟进行深呼吸,慢慢地吸气,然后憋气几秒,再慢慢地呼气。
7.做喜欢的事周末选一天完全属于自己,不想工作不想压力,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放松身心。
8.向别人倾诉向他人倾诉能帮你摆脱负面情绪,给情绪一个出口,可以使你恢复最佳状态。
9.尽量少生气尽量少生气,愤怒对人的身体有很多负面影响,它会影响人的心肺功能,并让你更容易感到疲倦。
10.保持周围环境清洁混乱的环境会给人失控的感觉,定期清理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它们井然有序,可以有效调节心情,远离压力。
生活和工作中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和经常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减轻心理压力,身体健康才是一切之根本!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综合排行榜
-
2023-04-25 20:29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
综合热门推荐
-
2023-04-25 20:29
-
2019-12-13 14:01
-
2019-12-13 13:09
-
2020-02-05 23:40
-
2020-02-05 23:51